检验详情-检验-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检验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试验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试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试验

英文名称 :

别 名 :

ICD 号 :c16.9

原理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是一组以人中性粒细胞胞浆各种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总ANCA是以乙醇或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置于载玻片上作为抗原,待测血清中的ANCA与之结合后,再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针对不同的靶抗原的胞浆型ANCA(cytoplasm ANCA,cANCA)或核周型ANCA(peripheral ANCA,pANCA),cANCA该型荧光模型表现为均匀分布在整个中性粒细胞胞浆的颗粒荧光,细胞核无荧光(图14-6)。pANCA荧光模型表现为围绕中性粒细胞胞核的带状、平滑的核周荧光,可由多种不同的特异性抗体引起(图14-7)。ELISA法检测特异性ANCA通常采用纯化的特异性中性粒细胞胞浆抗原包被固相反应板,加入受检血清后,待检血清中的特异性ANCA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再加入酶标记抗人IgG抗体,当加入酶反应底物时即出现颜色反应,可检出特异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Fig. 14-6 Positive diagram of cANCA

Fig. 14-7 Positive diagram of pANCA

临床意义
1.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总ANCA

依据荧光模型主要分为cANCA和pANCA。

(1) cANCA:

cANCA其主要的靶抗原是蛋白酶3,即当ANCA检测结果表现形态为cANCA时,其ANCA的特异抗原最可能是PR3,但确诊必须通过PR3纯化抗原进行证实。cANCA阳性最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WG)以及全身性血管炎,特异性大于97%,其对呼吸道有亲和性,致上下呼吸道坏死,肉芽肿形成,阳性率占80%,且与病程、严重性和活动性有关;cANCA阳性也可见于少数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结节性多动脉炎(PAN)、少数巨细胞动脉炎、过敏性紫癜、白细胞破碎性皮肤性血管炎和白塞氏病等。

(2) pANCA:

不同的ANCA特异性抗体所针对的疾病有所不同,由于多种抗原均可表现为pANCA,必须采用纯化抗原确认特异性ANCA类型,pANCA多见于显微镜下微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tis,MPA)、变态反应性肉芽肿性脉管炎、特发性坏死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NCGN),也可见于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结节性多动脉炎(PAN)、SLE、RA、SS、系统性硬化病等疾病。

2. ELISA法检测特异性ANCA

目前临床常规检测特异性的ANCA主要包括7种。

(1) 抗蛋白酶3抗体(抗PR3抗体):

是WG的较为敏感(阳性率为85%)和特异的指标,大约2/3的WG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出现了抗PR3抗体,95%以上的疾病活跃期患者可检测出抗PR3抗体;抗PR3抗体也可见于其他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阳性率5%~20%)、SLE、硬皮病及一些感染性疾病患者,如结核病、麻风病等。

(2)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MPO抗体):

主要见于原发性坏死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NCGN)(阳性率为65%)、MPA(阳性率为45%)和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还见于结节性多动脉炎(PAN)、SLE、RA、干燥综合征(SS)和系统性硬化病(SSc)等疾病;MPO-ANCA抗体的浓度与病情的活动性相关,尤其是MPA,可用于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

(3) 其余5种特异性ANCA(即抗弹性蛋白酶抗体、抗组织蛋白酶G抗体、抗溶菌酶抗体、抗乳铁蛋白抗体、抗杀菌性通透性增高蛋白抗体):

主要见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疾病,但其阳性率较低。

上一篇:抗CCP抗体测定试验 下一篇:抗磷脂抗体测定试验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