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补体C3、C4检测试验
英文名称 :
别 名 :
ICD 号 :c16.9
原理
补体蛋白通常以活化蛋白前体存在于体液中,在不同激活物的作用下,补体可循不同途径依次活化,形成一系列级联反应(cascade response),表现出生物活性,最终导致溶细胞效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水解片段也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在30多种补体成分中,C3、C4、C1q、B因子和C1酯酶抑制物等常被单独检测。其中以C3、C4在血浆中的浓度较高,是临床常规检测指标,临床上采用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浊度的变化进行检测。
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补体含量的波动与疾病的活动性呈一定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中补体C3、C4的含量可用于评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状态。
如SLE、RA和A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可随病情发生变化,表现为疾病活动期补体消耗性降低,病情稳定后可逐步恢复,补体C3、C4是最常用于评价免疫性疾病活动状态的指标。
大面积烧伤、失血及肾脏疾病患者,可出现血清补体的水平下降;严重肝病或营养不良时,由于蛋白合成障碍,补体合成不足,也可出现血清补体水平的下降;在细菌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时,常因补体旁路途径的活化而引起血清补体水平的过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