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全血细胞及白细胞分类计数(complete blood cell and leukocyte differential count,CBC and DC)检测试验
英文名称 :
别 名 :
ICD 号 :c16.9
①RBC计数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的数量;②Hb浓度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③红细胞比容(Hct)又称血细胞比容,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RBC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④红细胞平均指数是利用RBC计数、Hct、Hb浓度的数值计算得出,包括MCV、MCH、MCHC。MCV指平均每个RBC的体积,MCH指平均每个RBC内所含Hb的量,MCHC指平均每升RBC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三种参数有助于贫血形态学分类;⑤RDW反映了外周血RBC大小分布和异质性的总体变化,可通过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和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来表示。
WBC计数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最高,依次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含量最低。通过白细胞分类计数,可以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各分类细胞的相对数量(百分比)和绝对数量(绝对值)。
①PLT计数是指单位容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②MPV是指单个PLT的平均容积,与血小板数量呈非线性负相关,与血小板功能呈正相关;③血小板比容(PCT)又称血小板压积,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下沉PLT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④PDW反映了外周血中血小板体积大小分布和异质性的总体变化,可通过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PDW-SD)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PDW-CV)来表示。
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1) 减少:①生理性减少:出生后3个月~15岁,因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造血原料相对不足;部分老年人骨髓造血组织逐渐减少,其造血功能明显减退;妊娠中、晚期血容量剧增而引起血液稀释,均可使RBC计数及Hb浓度减少,称为生理性贫血;②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Hb浓度减少比RBC计数减少明显;大细胞性贫血时RBC计数减少比Hb浓度减少明显,因此,同时观察RBC计数及Hb浓度对诊断更有意义。
2) 增多:①相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量减少,使RBC计数相对性增多,多为暂时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多尿等导致的脱水状态;②绝对性增多:由于缺氧等原因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RBC生成增多,RBC计数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见于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及肿瘤等。
MCV、MCH和MCHC可将贫血从形态学上分为正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用于大细胞和小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RDW与MCV结合,对贫血分类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WBC计数是监测机体发生感染和造血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
1) 生理性增多: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2) 病理性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其次受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1) 中性粒细胞:①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WBC及中性粒细胞存在着日内变化,下午较早晨高,妊娠后期、剧烈运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新生儿WBC计数较高,平均为15.0×109/L左右,出生3~4天后降至10.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②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称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称粒细胞缺乏症(granulocytosis)。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某些病毒或原虫等感染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 淋巴细胞:①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指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4.0×109/ L)。淋巴细胞数量受某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如中午和晚上比早晨高;新生儿淋巴细胞占35%,4~6天后可达50%,至6~7岁时,淋巴细胞比例逐至成人水平。病理性增多见于病毒或某些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排斥反应等。②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3) 单核细胞:①单核细胞增多(monocytosis):见于感染和血液系统等疾病,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②单核细胞减少(monocytopenia):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浸润骨髓以及由于其他血细胞增多引起的相对性减少。
4) 嗜酸性粒细胞:在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出现一过性减少。健康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这与下丘脑-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轴的分泌有关。病理性改变如下: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或百分比>5%。见于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某些恶性肿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②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及判断预后、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判断等。
5)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嗜碱性粒细胞计数>0.1×109/L为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是判断止血和凝血功能最常用的初筛指标。女性PLT计数呈生理性周期性轻度下降,剧烈活动和饱餐后PLT计数出现暂时性升高,新生儿PLT计数略有降低,2周后显著增加,半年内达到成人水平。
1) PLT减少:①生成障碍:见于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②破坏过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③消耗增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④分布异常:见于脾大、肝硬化,由于PLT潴留在脾脏内,导致外周血中PLT减少;⑤假性PLT减少:因使用EDTA抗凝剂诱导PLT聚集,或巨大血小板存在,引起血细胞分析仪不能计数聚集或体积增大的PLT,出现假性PLT计数减少,通过显微镜人工计数PLT并观察PLT形态进行复检核实。
2) PLT增多:①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等;②继发性增多:见于炎症、急性大失血及溶血后和脾切除术后等,PLT反应性轻度增多或呈一过性增多。
1) 鉴别PLT减少原因:当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PLT减少时,MPV也减少;当PLT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多导致PLT减少时,MPV增大;PLT分布异常致PLT减少时,MPV正常。
2) 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征: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先于PLT升高。
3) 其他:MPV增大见于骨髓纤维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MPV减小见于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增高见于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PCT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PLT减少症等。
增大多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巨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