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凝血酶原时间试验
英文名称 :
别 名 :
ICD 号 :c16.9
临床意义
①先天性FⅠ(纤维蛋白原)、FⅡ(凝血酶原)、FⅤ、FⅦ、FⅩ缺乏;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hyperfibrinolysis)、DIC、服用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药)和病理性抗凝血物(anticoagulants)增多。
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HCS):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多发性骨髓瘤等。
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的首选监测指标,WHO推荐用INR。其INR的参考区间以2.0~3.0(国人以1.8~2.5)为宜。
①当上述FⅡ、FⅤ、FⅦ、FⅩ的缺乏或存在相应抑制物时,必须借助其他特殊试验方能区别或诊断。②肾病综合征、某些抗生素、化疗、溶栓治疗时,PT亦可延长,口服抗凝药治疗和肝素使用时,PT延长,延长的幅度可用于监测药物剂量或疗效。PT缩短不太常见,一般认为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然而在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时,PT可能缩短,但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