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详情-头条-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头条  >  如何解读肾功能指标
如何解读肾功能指标
浏览量:339时间:2025-09-19 15:44:32

在常规检查或体检中,肾功能的检查通常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血尿酸。那么,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意味着什么?是否检查数据正常就说明肾功能良好,超出正常范围就意味着肾功能出问题了呢?


肾功三项只是提示肾功能状态的线索,它主要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相对于临床检查而言,体检时对于肾功能的检查项目较少,但其操作简便,可用于肾功能情况的初筛。


wechat_2025-09-19_153030_163.png



01
血肌酐结果正常也不能大意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血中肌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时,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人的 1/3~1/2 时,血肌酐浓度才会明显上升,故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受损的指标。


血肌酐的敏感性较血尿素氮好,但并非是发现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的早期指标。也就是说,血肌酐值正常不能表示肾功能正常,因为肾小球滤过功能轻度下降时血肌酐并不升高;但如果血肌酐值明显升高,基本可以判定为肾功能不正常。


看到体检报告中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很多人会认为没事而忽略。其实,若血肌酐值在正常高限附近,就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当尿常规也有问题时,就更应该进一步找专科医生检查。血肌酐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肌肉健壮的人血肌酐水平可能会在正常值范围内偏高一些,这种情况不需过分担心,定期监测即可;而老年人、消瘦者由于肌肉含量少,血肌酐基础水平较低,因此此类人群一旦血肌酐偏高,就要警惕是否出现肾功能减退。

02
血尿素氮升高或许只是蛋白吃多了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尿素氮的生成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及肝功能状况。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正常情况下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有少量排泌;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尿素氮浓度增加,因此目前临床上测定的尿素氮水平可粗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尿素氮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单纯这一项升高不一定就是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增高常有如下原因:


(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如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或急性肾衰竭。和血肌酐一样,肾功能轻度受损时,血尿素氮可无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 50%以下,往往才出现血尿素氮升高。因此血尿素氮测定同样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血尿素氮增高的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2)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肾血流灌注不足等。此时血尿素氮升高,但肌酐升高不明显。经扩容后尿量多能增加,血尿素氮可自行下降。


(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高蛋白饮食等会导致血尿素氮升高,但这些情况下血肌酐一般不升高。上述原因导致的血尿素氮升高在疾病得到治疗后可以下降。比如高蛋白饮食造成的血尿素氮升高,回家素食3天,再到医院检查,血尿素氮就降下来了。

03
血尿酸持续高易致肾损伤


尿酸为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血中尿酸除小部分被肝脏破坏外,大部分被肾小球过滤。血尿酸增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高嘌呤饮食;二是先天的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三是肾清除血尿酸减少。


肾功能不好的人,其排泄功能差,尿中排出的尿酸少了,血尿酸就会增高。另外一些人由于基因中缺乏某些嘌呤代谢相关的酶,产生的尿酸降解减少,血尿酸也会增高,这些患者肾功能不一定有问题,但尿酸持续增高会导致肾损伤。

04
肾脏问题需专科医生综合分析


肾功三项只是一个线索,如要全面评估肾脏功能,仅通过血液生化查肾功三项是不够的。如果肾功三项出现异常,可以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一步选做其他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及尿沉渣镜检、尿相位差镜检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血及尿M蛋白、血白蛋白、泌尿系彩超及肾血管彩超等,最后由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客观结论。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肾脏病患者应知应会》

主      编:左力

ISBN:978-7-117-30411-5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任何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图片
医疗/创造/大数据


分享互联网医疗
CONTACT US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