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详情-头条-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头条  >  有关降脂药服用的那些事
有关降脂药服用的那些事
浏览量:236时间:2024-10-31 08:42:42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会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对于健康是极为重要的。降脂药是指降低血脂水平的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临床上使用的降脂药有很多种,不同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人群。服用降脂药物时,我们应当知道一些相关知识。


一、常用降脂药的种类

最常用的降脂药有两类,一种是他汀类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另一类是贝特类药物,主要有非诺贝特等。

他汀类药物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其作用要强于其他降脂药物,因此他汀类药物常被用于降脂的基础治疗。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损害肝脏和肌肉。大约有1%的高脂血症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此时应遵医嘱立即停药,大多在停药两三个月内转氨酶便可正常。肌肉损害的表现是肌肉疼痛、乏力,血液检测可发现“肌酸激酶”升高,如果出现上述状况应及时就医。

贝特类药物主要有非诺贝特和苯扎贝特等,其中的代表的药物是非诺贝特胶囊。这些药物除了能纠正血脂异常外,还有防止血液凝固、促进溶解血栓等作用。贝特类药物常见的毒副作用是胃肠不适,恢复较快,不必停药,但长期服用,也会损害肝脏和肌肉。另外贝特类药物通过胆汁排出胆固醇,以此降低血中的血脂水平,因此会使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升高。除了上述这两类,还有一些烟酸类药物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但是很少用于患者。

二、降脂药的服用时长

血脂异常说明身体内脂类代谢出现了问题,用药控制后,应坚持用药,以便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长期服用降脂药物不仅可降低血脂,还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发生率,因此冠心病、脑卒中的高风险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应格外重视与坚持降脂药物的使用。

虽然目前研究发现降脂类药物长期服用是安全的,尤其是他汀类药物。但凡药物也是有副作用的,所以用药过程应严格遵医嘱,大多情况下用药4~6周,须复查血脂情况,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血脂结果正常后,除了应坚持服药外,还要定期复查。

三、降脂药的毒副作用是什么

他汀类药物常见的毒副作用有肝脏损害、肌肉疼痛、无力,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可能性也会增加。贝特类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如胃痛、恶心、腹胀、腹痛等),长期服用有可能损害肝、肾功能,故应遵医嘱按时检测肝、肾功能。面部潮红是烟酸类药物阿昔莫司初用后出现的毒副作用,但用药数天后面部潮红便会消失,多数情况下不必停药。普罗布考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



四、血脂正常了,降脂药不能擅自停服

血脂正常了,不能自行减药量或停用降脂药,因为擅停或擅减药量可能会引起血脂再次升高。因此,患者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量。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血脂外,还有抗炎、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硬化发展且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益处。伴有心血管疾病风险者需要长期服用。控制血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若擅停降脂药,则可能引起血脂的反弹。因此,降脂用药应该长期坚持,患者的降脂时间越长,获益越大。

五、降脂药能联用吗

对于高血脂的治疗医生会首先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若是甘油三酯明显升高,可能会推荐使用贝特类药物,大多只服一种即可。但对于某些家族型混合性高血脂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联合贝特类药物疗效更佳。但必须遵医嘱。

六、降脂药配伍禁忌的药物

每种药物都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同时服用就有可能产生反作用,大多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药物,如胺碘酮、维拉帕米、地尔硫等会影响他汀类药物代谢,并因此增加降脂药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抗真菌类药物、克拉霉素类药物也都会增加毒副作用的发生,同时服用维生素E则可能降低降脂药的效果。因此患者就医时必须向医生明确告知尚在服用的具体药物,以便医生为其制订一个合理的服药方案。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少生病的智慧:让血管健康起来》

主      编:陈忠

ISBN:978-7-117-35451-6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任何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图片

医疗/创造/大数据
分享互联网医疗
CONTACT US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