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效果及预后沟通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大都预后良好,但部分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可能预后不好,预后转归和其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2.治疗沟通
(1)本病尚无直接针对肾小球免疫病理过程的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上首先要清除感染灶,抗生素治疗7~10天。急性期宜卧床休息,限制盐、水、蛋白质摄入。对有水肿、高血压者进无盐或低盐饮食。水肿重且尿少者限水。对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摄入。凡经控制水、盐而仍尿少、水肿、血压高者均应给予利尿、降压治疗。
(2)治疗过程中应评价有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一旦有血液净化指征应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3)对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部分患儿可能需要肾脏病理活检明确肾脏病变,以便早期发现可能预后不良的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3.其他注意事项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通常需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水肿减退即可逐步增加室内活动量。
(2)在随访过程中需要动态监测部分生化指标,以评价疾病恢复情况,故需一定时间的门诊随访,尤其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病例,以便尽早发现可能预后不好的其他肾小球疾病。
(3)3个月内宜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可于停止卧床后逐渐增加活动量,2个月后如无临床症状,尿常规基本正常,血沉正常即可开始半日上学,逐步到参加全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