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案例 胆囊结石
案例 胆囊结石
正文

患者李某,女性,40岁,以“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两年”为主诉,拟诊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收住肝胆外科。患者于两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呈持续性胀痛,放射至右肩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两年来症状反复发作,曾多次于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进行抗炎、解痉等对症治疗后缓解,未进一步治疗。此次来我院就诊,门诊腹部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入院拟行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是发生在胆囊的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女性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西方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胆囊结石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约20%~40%的胆囊结石患者可终生无症状,也可以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胆绞痛或急、慢性胆囊炎。

【医患沟通过程】

1.就诊篇

医生:你好,请坐!怎么不舒服啊?

患者:最近两年老是觉得胸门口闷,有时候背也胀,在门口诊所吊水后就好些,保不了多长时间又犯了,上个月在县医院做B超检查,讲是胆囊结石。

医生:大妈,像你这个年龄胆结石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不用紧张。如果胆结石反复发作,就要考虑手术。

患者:啊……要开刀啊!不是讲有“打洞”的吗?

医生:打洞是其中的一种手术方式。胆囊手术一共有三种方法,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小切口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是我们老百姓讲的“打洞”,目前也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

患者:哦,是这样啊!那…我听讲腹腔镜手术做不干净,石头搞不干净,是不是啊?

医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方法是医生在肚子上打3~4个小孔(一般在0.5~1cm),插入腹腔镜专用器械,将胆囊完整切下,然后从肚子上的小孔取出。效果跟以前开大刀切胆囊是一样的,但它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也快。

患者:好,那我就放心了。住院要多长时间啊?

医生:入院后常规检查如果都正常,第二天就可安排手术,手术后恢复顺利,观察2~3天就能出院了,不必等到拆线。

患者:太好了!我现在就办住院。

2.术前篇

医生:大妈,安排你明天开刀,把手术前的情况跟你交代一下。这是手术知情同意书,你先看一下。

患者:哦,讲了这么多。

医生:是这样的,这张手术知情同意书里讲的是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不代表一定发生。我们有着成熟的手术技术和预防风险的措施,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的几率不足5%。

患者:原来是这样啊!

医生:腹腔镜手术中医生如果发现胆囊炎症较重,解剖不清、变异,不适合做微创,就要及时地转为开刀。如果术中发现胆囊异常,需行快速冷冻病理,发现异常,也要开腹手术。现在B超胆管未见异常,如果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也需要胆管探查。

患者:讲得还是蛮吓人的。

医生:这里的讲的情况不一定会发生,发生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手术前医生会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想到,做好预防措施,以防万一。

患者:那我就放心了。

医生:晚上洗澡时把肚脐眼洗干净。晚餐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可以喝水;明天手术,早上起来就不能吃东西、喝水了。有高血压的降压药还要吃,糖尿病的患者就不要吃降糖药了。

患者:好的,明天的手术医生就拜托你啦。

3.术后篇

医生:感觉怎么样?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啊?

患者:还好,就是有点想吐。

医生:没有关系,这是正常麻醉反应,已经给你用了止吐的药了。

患者:肩背的地方还有点胀痛。

医生:这是CO2气腹所致,一般1~2天后就好了,不需要特殊处理。

患者:什么时候能下床啊?

医生:手术后6~8小时,就可以自己或在家人的帮助下起床大小便。术后争取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

患者:能不能吃饭啊?

医生:术后第一天先喝点水,试着进食米汤、稀饭。不必等到通气才进食。

4.出院篇

患者:刀口什么时候能拆线呀?

医生:术后第一天换一次药,术后6~7天可在附近的诊所拆线。

患者:回去吃东西还有什么注意的?

医生:出院后近期应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随着胃肠功能恢复,以后可以逐步放开限制。胆囊切除后,胃肠道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饮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患者:多谢啦,以后还需要来复查吗?

医生:可以定期来肝胆外科门诊复查,出院后我们也会打电话随访的。这是我们科室的电话,有什么问题,方便你联系我们。

患者:谢谢啊,医生。

上一篇:案例 化脓性阑尾炎 下一篇:案例 前列腺增生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