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详情-医患沟通-人文与法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  医患沟通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人文与法律 >  医患沟通 >  内科出院环节沟通要点
内科出院环节沟通要点
正文

(一)心脏科出院环节沟通要点

简明总结本次诊治过程、诊治效果、出院前的诊断,出院后的用药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大部分只能控制症状,不能彻底治愈,且常有多种并发症或并发症,可能突发意外。因此,出院时,要将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

1.告知患者和/或家属相关医学知识,比如该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疗程等,使其对病情、疗效和预后有足够的认识,有助于增加其出院的后续康复。如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疾病,既与遗传有关,也与患者本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合理的生活方式可延缓血压增高,并且要终生服药。

2.心血管疾病多需要长期服药,许多药物不仅价格昂贵,还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个别不良反应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出院沟通要充分告知患者和/或家属。例如服用阿司匹林出现过敏性皮炎或者出血倾向;服用硝酸酯类后出现剧烈头痛;服用ACEⅠ类药物后出现咳嗽等。

3.告诉患者和/或家属相关的健康知识。吸烟、大量饮酒、高脂高盐饮食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关系密切,要重视出院后的健康生活方式。如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疾病,既与遗传有关,也与患者本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合理的生活方式可延缓血压升高。冠心病要重视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控制血糖、戒烟、减轻体重等。社会压力与某些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相关,保持积极心态对该类患者有益。

4.告知患者和/或家属随访安排,随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5.对患者和/或家属在整个诊疗期间的信任和合作表示感谢。

(二)呼吸科出院环节沟通要点:

告知患者和/或家属诊治过程、诊治效果、出院前的诊断,出院后的用药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呼吸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生、发展常与外部环境变化有关,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因此出院环节的健康宣教对防范呼吸系统疾病的反复发作至关重要。

1.告知患者和/或家属相关医学知识,如支气管哮喘,要长期坚持吸入糖皮质激素,并随身携带急救缓解药物备用;长期治疗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是安全的等。肺结核患者,要告知其药物的副作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就诊,即使没有主观症状,也应定时每1~2个月门诊随访胸片及肝肾功能,以保证疗效和安全。告知患者必须足量、规律、足疗程 (至少半年)服药直至彻底治愈,以免复发或出现耐药。

2.告诉患者和/或家属相关的健康知识:要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对燃烧生物燃料及烹调产生的烟雾或油烟,要有良好的排风系统。从事粉尘作业者,要注意职业防护;支气管哮喘者,要注意识别和防范过敏原,必要时出门戴口罩,要正确使用药物吸入装置;对于慢阻肺患者需要告知家庭氧疗的方法和持续性低流量吸氧的原则,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加强身体锻炼,注意随天气冷暖变化加减衣服,避免受凉,生活要有规律;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要避免传染他人,注意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痰要消毒处理;咯血的患者要指导如何避免咯血窒息。

3.告知患者和/或家属随访安排,随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4.对患者和/或家属在整个诊疗期间的信任和合作表示感谢。

(三)消化科出院环节沟通要点:

告知患者和/或家属诊治过程、诊治效果、出院前的诊断,出院后的用药及其他注意事项等。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硬化往往终身不愈,患者并发症多,生活质量差,反复入院,费用高,预后较差。因此,出院时,要将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

1.告知患者和/或家属相关医学知识:告知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疗程等,可使患者和/或家属对该病的诊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助于增加其出院的后续康复。如胃溃疡一般治疗6~8周后需要内镜复查,如有呕血、黑便、呕吐隔夜宿食、腹痛性质改变等临床表现时,要及时来院就诊;溃疡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易复发,要长期、规则用药,定期门诊复查。

2.告诉患者和/或家属相关的健康知识:告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精神紧张,心理障碍或生活紊乱可诱发或加重疾病,乐观心态有助于疾病治疗或避免反复发作,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戒烟、戒酒。有些药物包括中药本身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要提醒患者如何规范用药。

3.告知患者和/或家属随访安排,随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4.对患者和/或家属在整个诊疗期间的信任和合作表示感谢。

(四)肾脏科出院环节沟通要点:

告知患者和/或家属诊治过程、诊治效果、出院前的诊断,出院后的用药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1.告知患者和/或家属相关医学知识:多数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并发症多。告知有关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疗效等,可使患者和/或家属对该病的诊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助于增加其出院的后续康复。如泌尿系感染要告知患者滥用抗生素或导致耐药并强调需复诊以避免复发。慢性肾衰,病程长、预后不佳,告知患者要饮食控制、血压控制、减少蛋白尿、预防感染等。

2.治疗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副作用多。如糖皮质激素引起满月脸、水牛背;一些患者长期透析维持生命,可出现焦虑、抵触、抑郁、自杀等,根据情况向患者和/或家属交代到位。

3.告诉患者和/或家属相关的健康知识:注意饮食控制,如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高蛋白饮食对其肾脏有害无益;少尿患者需要避免高钾食物,晚期尿毒症患者应低磷饮食;进行休息和活动指导,合理安排起居,定期到医院复查。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平时多饮水,改变爱憋尿的习惯,注意保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告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患者如何寻找并避免过敏原等;告知血透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控制在1kg/d以下,以保护残余肾功能等。

4.告知患者和/或家属随访安排,随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5.对患者和/或家属在整个诊疗期间的信任和合作表示感谢。

(五)内分泌科出院环节沟通要点:

告知诊治过程、诊治效果、出院前的诊断,出院后的用药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大多数内分泌代谢疾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定期监测和随访,出院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取得患者出院后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

1.对糖尿病患者,要告知调整饮食、规律运动,维持理想的体重,戒烟限酒,放松身心。对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强调胰岛素注射技术以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在特殊情况下如伴有其他疾病、低血糖、应激、手术等如何应对。

2.对血脂紊乱、痛风以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告知其注意饮食,鼓励患者选择及进行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定期复查等。

3.对于腺垂体、肾上腺皮质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要强调替代治疗终身服药的必要性以及随意停药的危险性,如果伴有其他疾病时,如何调整替代治疗药物的剂量等。特别是肾上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要充分教育患者和家属懂得应付不测事件,如患者应随身携带写有自己姓名、所患疾病及所服药物的卡片,在因其他疾病需要住院治疗时,要告诉主管医生自己系肾上腺功能低下者,以免错失抢救时机。

4.告知患者和/或家属随访安排,随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5.对患者和/或家属在整个诊疗期间的信任和合作表示感谢。

(六)神经内科出院环节沟通要点:

告知诊治过程、诊治效果、出院前的诊断,出院后的用药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1.出院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医学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有利于隐袭、缓慢起病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高发的脑血管疾病,对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要强调采取各种措施,达到一级预防的效果,如高血压口服降压药,糖尿病限制饮食等。对已经患过脑血管病的患者,要强调避免复发,除危险因素与基础疾病继续积极控制外,还应坚持服用抗血小板制剂以及他汀类药物,定期复诊。

2.告知患者和/或家属随访安排,随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3.对患者和/或家属在整个诊疗期间的信任和合作表示感谢。

上一篇:内科出院环节沟通方式与技巧 下一篇:内科出院环节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关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