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利益调整及权利分配等因素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在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沟通障碍,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化解沟通障碍,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一)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导致医患沟通障碍
患者和亲属因为没有专业知识,常常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不良预后认识不足,对治疗抱有过高的期望值。部分患者及亲属不了解不承认当前医学的局限性,认为只要住进了医院,花了钱患者就应该被治好,一旦病情恶化,要么没有思想准备,难以接受现实,要么认为医方医治不力,极易诱发医患矛盾和纠纷。
对内科疾病患者及家属,接诊医师应当针对疾病的特点,常见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做耐心解释,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各种诱发并发症的因素进行预防,使患方对疾病本身治疗效果不良或突发意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医患纠纷或矛盾的发生。
(二)因药物毒副作用而导致的沟通障碍
内科疾病多需要长期服药,许多药物不仅价格昂贵,还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个别不良反应是致命的。医师如果在治疗前未告知所用药物可能的毒副作用并交代注意事项,一旦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除给患者身心造成损害外,还极易发生医患纠纷。
内科治疗的各种药物,特别是部分必须使用的治疗药物又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医师在患者用药前详细告知药物使用的利弊,并提醒患者或家属注意观察,早期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使用有特殊不良反应的药物,医患沟通书面记录中应该详细记录沟通情况。
(三)因有创检查或治疗出现并发症导致沟通障碍
有创检查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必须承认,任何检查和治疗有其局限性和出现可能的并发症。患者及亲属尽管了解内镜检查或治疗的必要性,但往往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认识不足,一旦发生后易产生埋怨情绪,甚至产生医疗纠纷。
医师在检查前应当详细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检查的必要性,同时要告知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果出现并发症后相应的处理措施等,征得患方同意后并签署书面记录,再行检查。检查前应做好处理并发症的相关准备。
(四)因治疗费用引起的沟通障碍
需要长期持续治疗的疾病,如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多种多样,包括血液透析,血液过滤、血液灌流、持续血液净化,适应证各不相同,费用也不等。不同模式的费用差异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怀疑甚至矛盾。对这类患者应该针对患者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
(五)因病情突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家属不满意引发纠纷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突发变化的危险性,多数为老年患者,如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有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的危险性,对这类患者应充分估计可能的危险性,事先向家属交代,将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及时予以沟通,使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没有事先沟通,当患者病情突然变化、加重,甚至死亡发生时,患者家属不能接受,因而引发医疗纠纷。避免此类纠纷的关键是医生要充分估计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要反复向患者家属交代出现各种危险的可能性,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情况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的抢救治疗措施,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缓解,即使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由于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也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