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介绍
患者,女,74岁,在其女儿家居住,有冠心病病史多年,反复发作,未经系统治疗,儿女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行动不便,一直在家中自行口服药物治疗。一周前的晚上,该患者吃过晚饭,刚躺在床上,突然晕厥过去,伴全身大汗。家属一看情况不对,急忙背着老人下楼,开车紧急送入医院。急诊值班医生接诊,患者已经出现休克状态,全身湿冷,呼吸微弱。此时家属慌乱成一团,苦苦哀求医生一定要全力抢救。值班医生沉着冷静,果断地边命令护士建立静脉通路,边迅速向家属询问病史、进行检查,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了预后:“估计老人家不行了!”家属震惊不已,提出“一定要全力抢救!”医生在插管上机的同时,进行了心电图检查,提示 “广泛前壁下壁高侧壁心梗”,心电图刚做完,患者心跳停止。医护人员立即开展心肺复苏,半个小时后,患者心率依然没有。医生汗流浃背的拿着心电图走出了抢救室。家属们急切地围了过来,十分焦虑地询问老人家的状况。医生恳切地告诉焦急等待的家属,“老人家是突发大面积心梗,目前心跳已停止,我们还在积极抢救,我们会尽全力的!但情况不容乐观,估计复苏希望不大,请做好思想准备!”家属听完十分激动,都说决不放弃,一定要尽全力再抢救。家属们拼命地要往抢救室涌,要进去看老太太。此时,医生冷静地劝说家属:“各位,不要进去,进去只会干扰我们的抢救,如果你们想看,我可以把窗帘打开,你们就在窗外看我们的抢救吧!”说完医生再次进入抢救室,医护人员仍然全力进行着抢救,主任大声命令着:“继续全力抢救!”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患者依然没有恢复心跳。医生再次走出抢救室,对患者家属说:“我非常理解你们痛苦的心情,我们尽了全力抢救,没有希望了,放弃吧!”。医生让家属进入抢救室去看患者,再次给他们详细讲了病情及已成直线的心电图,家属亲眼目睹了医生们的积极救治和抢救过程,看到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的医生,从内心中慢慢接受了抢救结果,说到:“医生你们受累了!”家属终于理解,放弃了抢救。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急诊值班医生遇到危重急诊患者时,迅速进入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判断准确,不受患者家属情绪的干扰,积极组织抢救工作。在抢救过程中,能够及时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同时即使在患者已经心跳停止心肺复苏未成功的情况下,没有单方面的放弃抢救治疗,而是换位思考体会患者家属的心情,依然尊重患者家属全力抢救的意愿而进行抢救。让患者家属观看抢救过程,同时给患者家属讲解病情,使患者家属体会到医生的努力,能够逐步接受亲人突然离去的治疗结果,有效地避免了因患者突然离世而引发家属对抢救过程不满的医患纠纷隐患。
(三)引发的思考
(1)作为一名急诊科的医生,面对危重的病人,无论任何情况下,迅速并全力进行抢救是最为重要的!需要医生在最短暂的时间内找到患者的病因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对于患者的生命来说急诊医生一刻也不能怠慢!医患纠纷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医生对病情的怠慢而延误了抢救治疗。
(2)在急诊诊疗工作中,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抢救过程中应及时向病人家属告知病情及预后,可以有效避免因对抢救及治疗结果质疑而引发的医患纠纷。
(3)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每个抢救治疗环节多为急诊患者及家属着想,多体谅他们的感受和心情,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取得他们的理解,可以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