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有一名言:“我们这一代人的最伟大发现是:人可以通过道歉的态度来改变人生。”
为了确保正义和公平得到伸张,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出现了道歉和司法两种方式。道歉和司法处于两个不同层面,前者不能替代后者,但前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后者的出现,即使到了司法层面,道歉也能大大缓解双方的敌对情绪。但学者斯蒂芬·科维(Stephen Covey)指出:真心、及时的道歉,需要强大的人格力量。
2006年1月26日,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雷(Oprah Winfrey)以“我犯了个错误”这句话作为脱口秀节目的开场白,令全国观众震惊。事情源自她在先前播出的电视节目中为著名作家弗雷的回忆录中的虚构辩护。她接着说:“为弗雷先生辩护让人感觉事实无关紧要。对此我深感抱歉。”因此,她赢得了人们的极大尊重,取得巨大成功。
2009年7月16日,哈佛大学著名黑人教授亨利·盖兹被白人警察克劳利盘问,引起冲突,奥巴马总统在不明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批评克劳利“种族主义”。后来,奥巴马亲自打电话给克劳利,为自己的过激反应道歉。
道歉是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和过失承担责任,道歉关乎是非的判断,不是有没有“面子”的事。在文明社会,某人是不是做错了事情,需要有是非的辨别,需要承担责任,并不能够因为当事人的身份特殊,错的就变成了对的,或者明明错了,大家不能说,不能批评。
1998年,在与佛罗里达大学MBA学生座谈时,有人问名列世界第二富豪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生意上犯过哪些错误,答曰:“那要看你有多长时间听我说了!”接着历数自己投资的种种失误,滔滔不绝。他每年的致股东信,必有对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做的自我检讨。
知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表示,他的优势在于“有认错的勇气”,他的快乐也来自于发现错误。他曾说,“对我而言,认识错误是感到自豪的事”,宣称自己的成功“来自于承认错误”。他甚至认为,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及其后果的人,在人品上都是不可靠的,因为不承认错误意味着不愿意承担责任,对这样的人,怎么能给予很高的评价?怎么能对他抱有信心?
错误可以原谅,但拒绝承认错误就无法原谅,因为拒绝承认错误,不但不能从错误中受益,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还会为了掩盖一个错误而犯更多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