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肾脏疾病未经有效治疗大多慢性化,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一旦开始血液透析,患者将长期依靠仪器生存,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障碍。
1.恐惧和抗拒心理
血液透析患者在刚开始血透时,血管通路的建立、血透机的安全性、血透室环境的陌生及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等,均可使患者产生一定的恐惧,导致抗拒心理。
2.焦虑抑郁情绪
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对自身疾病预后作悲观的估计、对血液透析的恐惧、过高估计透析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等,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血透本身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次血透时要静卧4小时左右,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孤独和无奈。血液透析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特别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常给患者及家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患者担心拖累家庭,常常处于自责、自卑、抑郁之中。
3.多疑、固执己见
患者长期往返于医院和家庭之间,时刻面临死亡威胁,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易产生多疑的性格。在治疗过程中,容易表现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不愿与其他医务人员交流,不遵守医嘱,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