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
(二)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 患处局部肿痛,可伴面部肿胀,及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和咀嚼吞咽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
2.体征 可发现牙齿萌出不全,冠周有盲袋,牙龈红肿,触痛明显,可有脓液自龈瓣下溢出,可在牙冠远中或颊侧形成脓肿。可伴有同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3.检查 X线片(牙片、曲面体层片等)有助于阻生牙诊断。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对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的治疗指征为:符合以上症状者;临床检查除外可以引起局部肿痛的其他疾病。
1.局部治疗
(1) 以生理盐水,或者与下列药物之一:1%~3%过氧化氢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氯己定溶液,交替冲洗盲袋,至溢出液清亮为止。
(2) 擦干局部,盲袋内置入下列药物之一:2%碘酒、碘甘油或碘酚溶液。
(3) 如有牙冠周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4) 温热水或含漱剂含漱每日1~3次。
(5) 物理治疗:局部肿痛、开口受限时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在下颌角区理疗。
2.全身治疗
(1) 结合患者全身情况给予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物。
(2) 必要时全身支持及输液治疗。
3.根据治疗效果在复诊时再次局部及全身治疗。
4.健康教育:如果牙齿已无可能萌出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应择期拔除。
(四) 临床路径标准
治疗疗程为2~3次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 治愈标准或疗效好转标准
1.治愈 患牙无自觉症状,功能良好。
2.未愈 肿痛未缓解;炎症加重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的感染。
(七) 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人未能配合,感染迁延、慢性化。
2.初期治疗效果不理想,需更换或增加抗菌药物。常由于病原菌复杂或病人特殊体质引起。
3.炎症加重,向邻近组织和间隙扩散,形成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等。
4.如病人需要在冠周炎治疗期间拔除患牙,则退出路径。
二、 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临床路径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