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
(二) 诊断依据
根据《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诊断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1.有中上腹疼痛、反酸。
2.可有恶心、厌食、食欲减退、腹胀等表现。
3.胃镜检查或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健康宣传教育,调整生活方式。
2.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Hp根除治疗。
3.合并出血的患者,若有休克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可应用局部止血药及内镜下止血等治疗。
4.合并穿孔的患者,需外科治疗。
5.合并输出道梗阻的患者,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放置胃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不全性梗阻可应用促进胃动力药,器质性幽门梗阻需外科治疗。
(四) 标准住院日
为7~9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消化性溃疡。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同级别医院近期内已查项目可自行决定是否取用):
(1) 血常规、便常规和潜血、尿常规。
(2) 肝功、肾功、血离子、凝血功能、血糖。
(3) Hp感染相关检测。
(4) 胃镜或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前做乙肝、丙肝等感染性疾病筛查)。
(5) 心电图。
(6) 胸片。
(7) 腹部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 内镜下活体组织学检查。
(2) 淀粉酶。
(3) 血型。
(4) 腹部平片。
(5) 腹部CT平扫和(或)增强,或腹部MRI。
(6) 胃蛋白酶原、胃泌素G17。
(7) 肿瘤标记物筛查。
(七)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质子泵抑制剂。
2.H2受体拮抗剂。
3.Hp检测阳性者行Hp根除治疗。
4.胃黏膜保护剂 铋剂、硫糖铝、米索前列醇、铝碳酸镁、替普瑞酮、膜固思特等。
5.营养支持治疗。
(八) 出院标准
1.诊断明确,除外其他疾病。
2.腹痛、反酸等症状缓解,可应用口服药物维持治疗。
(九) 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溃疡并发症(出血、穿孔、梗阻等),需内镜下止血等治疗,出径或进入相关路径。
2.检查后发现胃癌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出径或进入相关路径。
3.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需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或转入相关路径。
4.患者在被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拒绝配合必要的检查项目和(或)治疗方案。
二、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