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操作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临床操作 >  前鼻孔填塞术
前鼻孔填塞术
英文名称
Anterior Nasal Packing
目的

通过鼻腔填塞物直接压迫鼻腔出血部位的小血管使血管闭塞而达到止血的治疗效果。

适应证

1.已经明确出血点位于鼻腔前段的鼻出血患者。

2.弥漫性出血或出血较剧且出血部位不明的鼻出血。

3.完成鼻腔鼻窦手术后术腔创面的压迫止血。

禁忌证

1.严重脑外伤伴有脑脊液鼻漏,外伤引起的前颅底骨折、颅内积气,高度怀疑前颅底缺损且出血部位不明的鼻出血患者,盲目行前鼻孔填塞术有出现颅内积血、颅内高压导致脑疝风险。

2.鼻咽癌晚期颈内动脉破裂出血患者,盲目行前鼻孔填塞,有使破裂开口扩大,加重出血及引起窒息的风险。

操作前准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操作步骤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1.表面麻醉药中毒

丁卡因的毒性较大,使用时注意用量勿过大,总量不超过50mg,纱条浸蘸药物不可过多,做到湿而不流、挤而不滴为宜。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如用药后出现头昏、眼花、胸闷、口干、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或者出现精神兴奋、幻视、脉弱、血压下降、呼吸浅而不规则等,应考虑丁卡因中毒,应立刻抽出含丁卡因纱条,并给予对症治疗。

2.表面麻醉药过敏

偶可见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如有喉头水肿致呼吸困难达Ⅲ度以上,则应行气管切开术以保障呼吸通畅。

3.鼻痛、头痛

可适当给予止痛镇定药物,嘱患者分散注意力。

4.继发鼻腔感染

术后需给予足量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5.溢泪、结膜炎

系因阻塞鼻泪管引起溢泪,易继发结膜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外用,多可于鼻腔抽取纱条后缓解。

6.耳闷、耳痛

系因填塞物直接阻塞咽鼓管咽口或炎症累及咽鼓管所致,全身抗生素控制感染,多可于鼻腔抽取纱条后缓解。

7.填塞物滑脱

常经后鼻孔、鼻咽部悬挂于口咽部刺激咽腔引起患者恶心,可予以适当剪短,必要时重新填塞。

8.进食困难

多系双侧鼻腔填塞,导致进食吞咽时,无法经鼻补充气体,维持气压平衡,可嘱患者小口慢咽。

9.对侧鼻腔出血

因对侧单侧鼻腔通气,导致黏膜干燥继发出血,应常规给予液状石蜡等滴鼻,减少鼻腔黏膜干燥。

10.鼻中隔软骨坏死

多因填塞过紧,长期压迫引起,操作时需注意填塞松紧度及填塞时间。

11.其他并发症

包括咽干、咽痛,对症处理即可。

相关知识

1.前鼻孔填塞材料及填塞时间

前鼻孔填塞材料可分为传统的不可吸收和可吸收材料两大类,其中不可吸收材料有凡士林纱条、抗生素油纱条、碘仿纱条及膨胀海绵等;可吸收材料有明胶海绵、藻酸钙敷料等。填塞时间依填塞物不同而异,凡士林纱条一般不超过3d,抗生素油纱条不超过5d,碘仿纱条不超过7~14d,膨胀海绵不超过5d,可吸收材料可自行吸收脱落。

2.改良前鼻孔填塞术

本文前部分介绍的是传统的前鼻孔填塞,对于位于下鼻道外侧壁后端及嗅裂区的出血,由于存在鼻甲形成沟回的影响,传统前鼻孔填塞往往无法直接压迫到这些部位,有文献对此进行了改良,有其一定的优势。该方法主要是:先行下鼻道填塞,采用凡士林油纱条折成一长约6cm,含4~5层纱的节段,经枪状镊送到总鼻道后端,向下压至鼻底,再将纱条往外侧推移填塞入下鼻道。接着将凡士林油纱条对折后塞入嗅裂。再行传统的前鼻孔填塞。此方法优点在于可直接压迫下鼻道外侧壁后端及嗅裂区等位置隐蔽的出血点,避免传统前鼻孔填塞依靠形成血凝块压迫出血点不牢靠,且易在抽取纱条后再发出血的弊端。

3.鼻内镜下鼻腔止血术

通过鼻内镜可视技术,可明确隐蔽的出血部位,进行更精确的局部电凝或填塞止血治疗。相对于前鼻孔填塞法,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该方法对设备要求高,条件允许时,鼻出血首选行鼻内镜下止血术。

4.知识要点

常见鼻出血部位: 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即利特尔区动脉丛和克氏静脉丛);下鼻道外侧壁后端的吴氏鼻-鼻咽静脉丛。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