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证
1.妊娠在10周以内,非意愿性妊娠或避孕失败。
2.因存在严重心、肺等全身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母儿生命者。
3.有家族遗传病、孕早期不良环境(如使用对胚胎发育有影响的药物、放射线接触史等),可能存在先天畸形或缺陷者。
二、禁忌证
1.生殖道急性或亚急性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等。
2.全身状态不能承受手术者,如严重贫血等。
三、暂缓施术情况
1.急性传染病或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期,需经短期处理,待一般状态改善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2.术前相隔4h两次体温在37.5℃以上者,需查明发热原因,给予对症处理后再行手术治疗。
四、操作前准备
1.明确宫内妊娠诊断 通过询问病史、血或尿hCG及B超检查确定诊断。
认真确认超声报告妊娠囊的位置。
2.确定无禁忌证 了解既往病史,做妇科及全身检查。
3.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血、尿常规检查,以及凝血功能、心电图、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相关检查。
4.核对患者信息
5.沟通 内容包括:①施术目的;②可供选择的终止妊娠方法;③该方法的操作流程及可能的风险、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子宫穿孔、感染、不孕、胚物残留、腹痛、宫腔粘连等;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初孕者应慎重考虑,需要孕妇了解人工流产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充分沟通、知情后,由孕妇决定是否行人工流产术。
充分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尤其是尚未生育的患者。
6.器械准备
(1)负压吸引器(含负压储备装置,并设有安全阀)。
(2)吸管:根据妊娠月份选择型号,如孕8 周以内者,一般选择5~7 号吸管,孕8~12周一般选择7~9 号吸管。
(3)宫颈扩张器,从小号到大号顺序备齐,跨度为半号,如5号、5.5 号、6号、6.5 号、7 号等。
(4)刮匙。
7.常备药品 局部或静脉麻醉药、镇静药、子宫收缩药、抢救用药等。
8.患者准备 取膀胱截石位,术前需排空膀胱,消毒外阴、阴道。
9.术者准备 戴帽子、口罩,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五、操作步骤
1.铺无菌巾,行双合诊检查子宫大小、位置及盆腔情况后,更换无菌手套。
正确判断子宫的位置。
2.用窥阴器暴露宫颈,消毒阴道、宫颈。
3.用宫颈钳夹持子宫颈前唇或后唇,探针按已查好的子宫位置缓慢进入,遇到阻力时提示探针已到达子宫底(图1),停止推进,取出探针,看刻度,确定宫腔深度。

图1 用探针探测宫腔
4.按探针方向,以执笔式持宫颈扩张器,自小号开始逐一增号,一般扩张至大于所使用吸管的半号或者1 号。扩张宫颈时,用力要匀、缓、稳、慢。
1.根据子宫的位置放入探针,动作要缓慢、轻柔。若进入内口困难,需适当变换方向。必要时可换最细的宫颈扩张器尝试。
2.宫颈扩张一定要轻柔,用力均匀,防止宫颈撕裂或穿孔。
负压吸引动作不能过猛,不能过度吸引,吸管进出宫颈不能有负压,注意无菌操作。
5.连接吸管至负压吸引器。
6.负压吸引:送入吸管的屈度应与子宫曲度一致。当吸管送达宫腔底部遇到阻力后,略向后退约1cm,开动负压吸引。负压一般选择400~500mmHg,吸引时一般按顺时针方向吸宫腔1~2周(图2)。当宫腔内容物基本吸净时,手持的吸管有一种被收缩的子宫扎紧的感觉,吸管转动受限,感到宫壁粗糙,即表示组织吸净。折叠导管,在无负压的情况下退出吸管。如不确定胚物是否完整吸出,可重新用吸管以低负压吸宫腔,也可用小刮匙轻刮宫腔底及两侧宫角。如果确认吸出物完整,也可不再吸宫或搔刮。

图2 吸宫腔操作
7.观察有无出血,探针探查宫腔深度。宫腔内容物吸净后,宫腔深度较术前小。
8.取下宫颈钳,用棉球擦拭宫颈及阴道内血迹,取出窥阴器。
9.将全部吸出物用纱布过滤,检查有无绒毛或胚胎组织,并注意有无水泡状物。如未见绒毛,应送吸出物做组织学检查。
10.填写手术记录,记录出血量。
11.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指导避孕及随诊时间。
一、适应证
同负压吸引术。适合人群为妊娠10~14周者。
二、禁忌证及暂缓施术情况
同负压吸引术。
三、操作前准备
1.同负压吸引术。
2.宫颈预处理:①橡皮导尿管扩张宫颈管;②术前口服、肌注或阴道放置前列腺素制剂软化、扩张宫颈;③宫颈扩张棒扩张宫颈管。
四、操作步骤
卵圆钳夹住胎儿或胎盘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数次,当感到旋转无阻力时,向外牵拉取出胎儿及胎盘组织。
行钳刮术时,动作一定要轻缓,以减少出血、穿孔、宫颈裂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确定子宫位置的3种方法:
1.双合诊检查。
2.B超。
3.探针探查。
1~4.步骤1~4同负压吸引,只是步骤4中,一般需扩张宫颈至10~11号,以能通过小卵圆钳为宜。
5.将卵圆钳深入宫腔,先夹破胎膜,尽量使羊水流尽,以避免出现羊水栓塞。然后再用卵圆钳钳取胎儿及胎盘组织,确认宫内容物基本清净时,再用刮匙搔刮或小号吸管用较小的负压吸引。探查宫腔深度,以了解子宫收缩情况。
6.检查取出的胎儿及胎盘是否完整,估计出血量。术中可根据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酌情给予促进宫缩药物。
其余事项同负压吸引术。
一、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1.子宫穿孔
是人工流产的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发现,立即处理。如手术时突然有“无底洞”的感觉,或吸管进入的深度超过原来所测的深度,要考虑有子宫穿孔(图3)。哺乳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子宫位置不明、手术操作使用暴力时更易发生。处理:立即停止手术,观察有无内、外出血征象,以及有无内脏损伤的表现;可注射子宫收缩剂保守治疗,必要时住院观察;若破口较大,有内出血、脏器损伤等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做出相应处理。
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给予精神安慰,排除恐惧心理;术中施术者动作轻柔,避免粗暴及操作时间过长;无痛人流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图3 子宫穿孔示意图
2.人工流产综合征(artificial abortion syndrome)
指在施行手术过程中,受术者突然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甚至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多由于疼痛所致。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由半卧位改为平卧位,肌内注射或者静脉注射阿托品,绝大多数患者经处理后很快好转。
3.出血
负压吸引术出血量超过200ml,钳刮术出血量超过400ml 以上,称为人工流产出血。可能与吸宫不全、胎盘位置较低、多次宫内操作史造成子宫内膜受损、哺乳期子宫较软等因素影响子宫收缩有关。处理:寻找出血原因,对症处理,如给予止血药、促进子宫收缩药,尽快清空子宫等。
4.子宫颈裂伤
常发生在宫颈口较紧、操作用力过猛时。钳刮术时,子宫颈管扩张不够充分,在牵拉较大的胎儿骨骼时也可划伤宫颈。预防的方法是:扩张宫颈不用暴力,按宫颈扩张器大小顺序逐号扩张,必要时使用宫颈局部麻醉;钳刮术时可将胎儿骨骼钳碎,再缓慢取出。当发生宫颈裂伤时,用可吸收线缝合,若裂伤严重涉及子宫体时,宜行手术处理。
5.羊水栓塞
少见,偶可发生在大月份钳刮术、宫颈损伤、胎盘剥离时。一旦发生,立即救治:抗过敏、抗休克、改善低氧血症、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肾衰竭。
二、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吸宫不全
指人工流产术后部分胚胎、胎盘或胎儿组织残留。多表现为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超过14d,血量多,B 超检查有助于诊断。处理:应尽早行刮宫术,若合并感染,应在控制感染后行刮宫术。
2.感染
多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偶有急性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等。可给予有效的抗生素、休息及支持疗法。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积极处理下生殖道存在的炎症、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3.宫腔积血
表现为钳刮(吸)宫后,仍感到下腹疼痛,有时较剧烈,呈持续性或者阵发性,阴道流血较少。检查子宫体超过术前大小,宫壁触痛明显。探针探查宫腔即可诊断,又能达到治疗目的。
4.宫颈及宫腔粘连
宫颈完全粘连表现为术后无月经来潮,但经期有周期性下腹痛,B 超发现子宫增大,宫腔内有积血或盆腔内有逆流的血液;宫腔粘连表现为术后闭经或月经量显著减少,B 超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壁薄,宫腔线不清晰。宫颈粘连的处理:用探针或小号扩张器慢慢扩张宫颈外口达到内口,并做扇形钝性分离,使经血流出;宫腔粘连可在超声引导或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宫腔内放置节育器,术后可酌情使用人工周期2~3个疗程,使子宫内膜逐渐恢复。
5.继发性不孕
由人工流产术后感染或子宫内膜损伤等因素所致。预防术后感染,避免子宫内膜搔刮过深可减少继发性不孕的发生。
6.月经紊乱
表现为人流术后月经期延长或者缩短,经量增多或者减少,月经周期缩短或者延长,甚至闭经。多可自然恢复,少数不能恢复者,应明确病因后对症处理。
三、漏吸或空吸
术后立即检查吸出物,查找胚囊和绒毛至关重要。
术时未吸出绒毛及胚胎组织称为漏吸,多发生于子宫过度屈曲(图4),胎囊过小,操作不熟练,子宫畸形(图5)等情况,应适时再次行负压吸引术;子宫内无妊娠囊或胚胎却实施了人工流产术,称为空吸,是误诊所致。一种情况是没有妊娠却诊断妊娠;另一种情况是妊娠但非宫内妊娠,应将吸出物送病理检查,以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施术前应常规做血或尿hCG 检查及B 超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后方可实施手术。

图4 子宫过度屈曲引起的漏吸

图5 子宫畸形引起的漏吸
四、胎停育和稽留流产
胎停育是指孕早期的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自然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但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两者的处理需根据妊娠周数的大小选择负压吸引术、刮宫或钳刮术(方法同前)。稽留流产的处理较困难,因组织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刮宫困难,同时因胚胎稽留时间过长,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DIC,造成严重出血。因此,术前必须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3P实验等,充分准备后再行手术,如一次不能刮净,可以间隔5~7d后再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