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河豚(puffer fish)在我国产于沿海及长江下游,有很多品种,每种含毒多少及部位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河豚的卵巢、睾丸、皮、肝、血液及鱼子均有剧毒,以冬春之交生殖繁育时期毒性最强。少数品种肌肉也含强毒。鱼体大小与毒力无关。
河豚的有毒成分主要是河豚毒素和河豚酸,河豚毒素毒性稳定,盐腌、日晒、煮沸、高压、高温121℃均不能破坏,毒素极易从胃肠道吸收,并迅速以原形从肾脏排出体外。毒素对胃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被吸收后迅速作用于神经系统,阻断电压依赖钠通道从而阻滞动作电位,进而导致相关生理活动障碍,影响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中毒后先引起感觉障碍,后出现运动神经麻痹,可致呼吸肌麻痹,严重者出现脑干麻痹,导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无特效解毒药,毒素在体内解毒和代谢较快,若发病8小时未死亡,大多可康复。主要是积极采用中毒的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如尽快催吐、洗胃,洗胃后灌入活性炭,继用泻剂、洗肠及输液,对呼吸衰竭者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L-半胱氨酸可用于治疗河豚中毒,成人用量为50~100mg/d,静脉注入,儿童酌减。应用中须注意对肝脏的毒性。近有用莨菪类药物效果较好,能对抗河豚毒素对横纹肌的抑制作用,其剂量依病情而定,以“化量”为度。病情好转可减量维持1~2天。减量不可过急,停药不可过早。重症病例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病情危重者可予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
预防
教育群众河豚有毒,不能随意食用。
作者
周涛;钱素云;臧晏
来源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全两册,第9版,978-7-117-32904-0,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