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癌最早是由Nicholas Kulchitzky(1897)所记述,认为它是源自Kulchitzky细胞的一种特殊肿瘤。所谓Kulchitzky细胞乃肠道黏膜层中的一种梨状细胞,其底部较大,位于基底膜上,顶部较小,指向黏膜隐窝的管腔,每个隐窝中有此种细胞5~10个。但此种细胞的来源和功能至今尚不明了。Kulchitzky细胞与肾上腺髓细胞甚相似,色黄而有嗜铬性,故类癌是一种嗜铬细胞瘤。因这种细胞中的颗粒能使银化物还原而被染为棕黑色,故又有嗜银细胞瘤之称。Kulchitzky细胞虽在整个胃肠道黏膜层中均存在,但以末段回肠、回盲部和阑尾等部位最多,故嗜银细胞瘤亦在回肠末段和阑尾最多见。然而此种肿瘤毕竟是罕见的。
1963年Williams等根据胚胎发生将胃肠道类癌分为前肠类癌(胃、胰、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中肠类癌(下段空肠、回肠、盲肠和阑尾)和后肠类癌(结肠、直肠),但缺乏临床意义。Kloppel根据下列原则提出一种新分类法(表1):①肿瘤的起源部位,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则分为胃、十二指肠、小肠和结肠等类癌;②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不明、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肿瘤,其判断标准则根据其组织学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直接浸润和转移以及肿瘤的大小而定;③所分泌的内分泌功能,又可分成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但这一分类法不包括内分泌~外分泌混合性肿瘤。如以胃类癌为例,下列分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表1 胃类癌的分类
类癌一般多表现为黏膜下的小结节,切面呈明显的淡黄色或灰黄色。组织切片虽很难鉴别肿瘤是良性抑或恶性,但临床上偶尔可以看到有转移的征象,故类癌应视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一般小肠的类癌恶性程度较高,而阑尾类癌恶性程度较低。
由于类癌偶有恶变转移的潜能,故临床上一经发现,即应广泛切除,包括有关的V形肠系膜。如发现肠壁上的类癌不止一处或已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切除范围应更加扩大,包括有关系膜和其中淋巴结的整块切除。局部肿瘤已不能切除而有肠梗阻现象者,应行肠道的短路吻合以解除梗阻。类癌的预后一般多属良好,即使原发肿瘤未能切除而仅作短路手术者,也可能继续存活多年。
对少数已并有肝转移和类癌综合征的类癌患者,如能将有转移癌的肝组织予以切除,可使症状大为好转或完全消失。
嗜银细胞瘤对放射线不敏感,故放射治疗实属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