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胃大部切除术后溃疡复发
胃大部切除术后溃疡复发
发病机制

①胃切除范围不足或迷走神经切断不全,是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②在行溃疡旷置手术时未将保留部分的胃窦部黏膜完全剥除,残留胃窦黏膜在十二指肠的碱性环境中,仍可持续分泌促胃液素使胃酸分泌增加;③输入襻空肠过长。一般认为,小肠距离十二指肠越远,其黏膜抗酸能力越弱,越易诱发溃疡病。为避免复发溃疡,结肠前BillrothⅡ式吻合输入襻以8~12cm为宜,结肠后吻合输入襻以6~8cm为宜;④单纯胃-空肠吻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⑤空肠输入、输出襻行侧侧吻合(Braun吻合)或胃空肠Y形吻合使碱性十二指肠液不能流经吻合口中和胃酸;⑥采用不吸收缝线行胃肠吻合。因不吸收丝线做为一种永久性异物存在,可引起吻合口边缘黏膜组织炎症,加上胃酸反流,促使黏膜形成糜烂溃疡;⑦患者身体素质原因。

部位

复发性溃疡指胃切除术后在胃肠吻合口或其附近复发的溃疡,又称吻合口溃疡或边缘溃疡。约65%患者在术后2年内发生。在胃切除术后有症状的患者中,20%有吻合口溃疡。复发性溃疡一般多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术后,很少发生于胃溃疡术后。胃镜检查发现溃疡多位于吻合口附近的空肠,最常见的部位是吻合口对侧的空肠壁上,其次是吻合口边缘空肠侧。其发生机制仍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直接作用于吻合口空肠黏膜所致,全胃切除后则不发生吻合口溃疡。一般而言,毕Ⅱ式较毕Ⅰ式溃疡复发率高,原因可能是:①毕Ⅱ式术后,胃正常生理通道发生改变,胆汁、胰液反流破坏了胃黏膜对氢离子的屏障作用;②空肠黏膜抗酸能力较十二指肠黏膜低,从而增加了溃疡复发的机会。

临床表现及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通常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避免有利于吻合口溃疡产生的操作失误,是预防吻合口溃疡发生的主要措施。若症状轻无并发症可先用内科治疗。若前次手术选择不当,技术操作错误,或内科治疗3个月后症状不缓解,经胃镜检查溃疡未好转,即需手术治疗。对原先为胃空肠吻合术者,可改为胃部分切除术或半胃+迷走神经切断术。若原先为胃大部切除术,切除范围不足,可扩大切除范围;对有幽门窦黏膜残留者应予切除;若切除范围已够,无技术上错误者加迷走神经切断术。若发现胃泌素瘤,应作相应处理。对胃空肠结肠瘘患者,须切除吻合口和溃疡,重新吻合。

作者
牛伟新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上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胃大部切除术后小残胃综合征 下一篇: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不良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