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弧菌性软组织坏死性感染
弧菌性软组织坏死性感染
作者
黄广建;张延龄
概述

Raland(1970)首先报道由海水弧菌引起的软组织感染,嗣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等沿海城市均陆续有病例报道,迄今文献报道已有500余例。

海水弧菌包括很多种,主要分为五群:副溶血性弧菌,溶藻性弧菌(V.alginolyticus),伤口弧菌(V.vulnificus),梅契尼柯夫弧菌(V.Mechnikov)(CDC肠群16),F群弧菌(CDC EF-6)。副溶血性弧菌是胃肠炎的致病菌之一,但很少引起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溶藻性弧菌偶尔引起伤口感染、中耳炎和脓毒症。梅契尼柯夫弧菌与人类疾病无关。F群弧菌的致病作用尚不能肯定,伤口弧菌过去曾被称为乳糖阳性海水弧菌,最近发现它是人类的致病菌之一,它对氯化钠的耐受性较副溶血性弧菌差。它不能使蔗糖发酵,又不能产生乙酰甲基原醇(Proskauer反应),故可与溶藻性弧菌区别。乳糖阳性弧菌(伤口弧菌)对乳糖的发酵作用有时可延迟3~7天或较微弱,故从前报道的乳糖阴性弧菌感染可能实际上是乳糖阳性弧菌引起。

上述五群嗜盐性弧菌生活于海水和海洋鱼、蟹、贝壳和甲壳类动物中,通常引起胃肠道感染,也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最近证明,这些弧菌能直接通过皮肤破口侵入引起软组织感染或经血液循环(败血症)播散至软组织而引起坏死性感染。

发病机制

进食过污染了海水弧菌的生牡蛎、鱼、蟹后,弧菌可先引起胃肠炎,再穿过黏膜通过血流播散而引起软组织感染。另一途径是人在涉水和游泳时,弧菌可通过细微的伤口或皮肤溃疡侵入。海水弧菌是短小、弯曲如弧状的革兰阴性菌,菌体一端大多有单鞭毛,运动活泼,能产生内毒素,感染后即引起明显的毒血症和低血压。皮下组织中的血管常有透壁坏死性血管炎和血栓形成,以致真皮、皮下组织和脂肪常发生广泛坏死,坏死偶可累及肌肉。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抢救。首先是大量静脉输液以纠正低血压;抗生素应首选头孢曲松1~2g,i.v.,q.d.+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100mg,i.v.,或p.o.,b.i.d.;次选环丙沙星750mg,p.o.,b.i.d.或400mg,i.v.,b.i.d.。Joseph等报道,嗜盐性弧菌常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性。伤口弧菌对青霉素敏感。副溶血性和溶藻性弧菌可产生β酰胺酶,故应采用氯霉素或红霉素、林可霉素。

手术清创是治疗的关键,必须彻底切除坏死组织,有时需多次反复清创,必要时甚至截肢以抢救生命。原发性败血症型的死亡率可高达40%以上。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非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