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肘关节外伤并发症之早期的血管损伤
肘关节外伤并发症之早期的血管损伤
概述

肘关节外伤并发症多发生于高能量损伤,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及工业生产事故损伤等,因损伤机制复杂,损伤暴力巨大,可导致神经、血管损伤、前臂筋膜室综合征及后期的福尔克曼挛缩(Volkmann contracture)、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或不稳等关节功能障碍以及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s,CRPS)。

病因学

肘部血管损伤主要为肱动脉,多由肱骨髁上骨折所致。肘关节脱位可致肱动脉损伤,但不多见,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时,近骨折端向下移位,折端及血肿压迫肘窝各种组织,引起该处血管挫伤、压迫,穿破、栓塞或断裂。肘关节脱位时,肱动脉受到纵向牵拉和向后移位,引起血管断裂、栓塞或痉挛。

流行病学

血管损伤不仅战时常见,由于工农业和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以及医源性血管插管、造影等检查的增多,血管损伤亦不少见。据统计血管损伤占身体各部位损伤的0.9%~4%,而医源性血管损伤(因介入检查和治疗及手术等造成)占血管损伤的10%~15%。以四肢血管损伤较多,其次为颈部、骨盆部、胸部和腹部;动脉损伤多于静脉损伤,两者同时受累也不少见。四肢血管损伤中下肢血管占57%,上肢血管占34%。内脏大血管损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要求诊治过程中采取积极慎重态度。

类型

1.完全断裂

血管在完全断裂后均出现断端收缩反应,即使较大动脉断裂也不一定因失血而死亡。因血管两断端收缩和痉挛,加之血压下降,促使血栓形成而致管腔闭塞。肘部侧支循环较丰富,对动脉突发断裂的耐受性较强,不一定发生肢体坏死。

2.部分断裂

血管可有纵形、横形或斜形的部分断裂。动脉壁部分断裂或缺损时出血有时会更严重。由于血管壁的收缩使裂口更加扩大,出血不易自止,即使出血能暂时停止,有时也难免再度继发出血。伤口小时可形成搏动性血肿,继而形成假性动脉瘤,亦可形成动静脉瘘。

3.血管挫伤

由于没有外出血而常被忽视。血管挫伤后内膜与中层受到损伤,可致血栓形成使血循环中断,血管挫伤后常引起广泛性的血管痉挛,远期除血栓形成和栓塞外,还可能形成动脉瘤。

4.血管受压

多由于骨折或脱位、血肿、异物、不适当的包扎和使用夹板、止血带所致。长时间严重受压也可引起血管壁受伤致血栓形成和肢体缺血性改变,这在肘部尤为常见,因该处血管解剖上较为固定,并且紧靠骨与关节。

解剖学与组织学

肘关节动脉网位于肘关节周围,由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9条分支相互吻合而成(图1)。此动脉网在关节的背侧发育较好,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分布在肱三头肌的表面,深层位于肱三头肌腱与肘关节之间。肘关节网的主要吻合有下列4处。

图1 肘关节动脉网(右侧)

1.尺侧下副动脉与尺侧返动脉的吻合

尺侧下副动脉由肱动脉发出后下行,分为前、后两支。尺侧返动脉由尺动脉发出后上行,也分为前、后两支。两动脉的前支在内上髁前方吻合,后支在内上髁的后方吻合。

2.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的吻合

尺侧上副动脉由肱动脉发出后,穿过臂内侧肌间隔,沿其后面下行,至内上髁与鹰嘴之间,与尺侧下副动脉的后支和尺侧返动脉的后支吻合。

3.桡侧副动脉与桡侧返动脉的吻合

桡侧副动脉是肱深动脉的终末支之一,在肱骨肌管内下行。桡侧返动脉由桡动脉分出后上行,在肘关节的外侧与桡侧副动脉吻合。

4.中副动脉与骨间返动脉的吻合

中副动脉为肱深动脉的另一终末支,在肱骨肌管内下行至肘关节。骨间返动脉由骨间后动脉发出后上行至肘肌深方,经鹰嘴和外上髁之间达肘关节后方,与中副动脉吻合。

肘关节动脉网构成了上肢动脉在肘关节周围的丰富的侧支循环,故在肱动脉发出主要分支以下结扎肱动脉或其分支时,不会造成上肢的缺血坏死。

病理学

肢体轻度缺血,肌肉和神经也有特殊变化。肌肉呈黄绿色,其纤维鞘增厚,肌肉变硬。早期显微镜下肌肉有片状白细胞和圆细胞浸润。肌纤维有局灶性坏死,细胞核的数目减少。肌肉鞘增厚,在肌肉和鞘膜之间,成纤维细胞和吞噬细胞增生活跃。轻型病例的病理变化为可逆性的。坏死的肌纤维被吞噬,代之以新生的肌纤维。新生的肌纤维可沿其上下正常的肌膜管纵向生长。受损的神经可有沃勒(Wallerian)变性,最后复原。相反,有的神经变性呈纤维化即胶原纤维化,后者为不可逆病变。

病理生理

在血管损伤中,作用力不同,其血管损伤情况各异。血管损伤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致使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锐性损伤可造成血管的完全或部分断裂,以出血为主。钝性损伤可造成血管内膜、中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形成血栓,以阻塞性改变为主。

1. 动脉痉挛

多数由钝性暴力或高速子弹(600m/s)引起的成腔效应,使得交感神经网受刺激造成血管平滑肌收缩,发生长节段的长时间的动脉痉挛,如果其侧支循环不充分,亦可造成肢体的缺血甚至坏死。

2. 动脉挫伤

多由钝性暴力所致,常见骨折、关节脱位或加速—减速的切应力造成,血管内膜、中膜对于过度伸展、牵拉、扭曲的耐力差致使内中膜首先破裂造成动脉管壁的广泛血肿。

3. 动脉血管完全断裂

因完全断裂的血管自身回缩或回缩入周围组织、且断裂的内膜向内卷曲。通常表面上出血量较少,但可因血运中断发生四肢、内脏的缺血,引起肢体和脏器的坏死。

4. 动脉部分断裂

多为锐器由血管外壁刺入或医源性插管造成血管部分断裂。部分断裂的动脉不能完全回缩入周围组织,且动脉的回缩扩大了裂口,出血更为严重。如果有通向体外或体腔的直接通路,发生严重的大出血,可在短期内危及生命。出血自动停止的可能性小或经短时间内停止后再出血。故此,有20%左右远端的脉搏可继续存在,却掩盖动脉损伤的本质。

5.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形成

动脉部分断裂后,裂口周围形成血肿。血肿机化后血流仍与血肿腔相沟通,通过中央的动脉裂孔处循环的进出于血肿腔内形成假性动脉瘤。动脉瘤的外层为机化的纤维组织,内层为机化血栓,瘤壁不含正常3层结构,既可造成随时破裂,又可不断地向远端释放血栓,造成远端缺血性改变。

6. 动静脉瘘的形成

如邻近的静脉和动脉同时伴有损伤,动脉的血流即向低压的静脉流去,形成了外伤性动静脉瘘。如不能及时处理可造成循环系统障碍,导致心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和血细胞比容:可判断失血情况、血液浓缩或感染情况。

(2) 血气电解质检测和血气分析:有助于了解有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和呼吸功能异常。

2.影像学检查

(1) 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闻及动脉血流异常,比如血管声音减弱、消失、收缩期杂音或连续性杂音。可以探及血管内的血流方向、速度、血管口径变化,是否连续,有无破裂、狭窄及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时,声像图在动脉外伤处可见到无回声的肿块,边界清晰。

(2) 血管造影:经动脉穿刺插管造影,可以显示动脉破裂情况,部分断裂时可见对比剂流向血管腔外;而动脉完全断裂时,近心端动脉可能形成血栓显示血流中断,或对比剂流向血管外而远端动脉不显影。动脉瘤内有血栓及血块存在时造影可显示充盈缺损。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应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根据所发现的病理变化进行处理。如为血管栓塞,应切开动脉摘除栓子;如血管已断裂,应行缝合或以静脉或血管代用品行移植术;如动脉痉挛,应先用热盐水纱布覆盖以求缓解,如不成功,则将普鲁卡因或罂粟碱溶液注射于该动脉外膜,同时行颈交感神经封闭术;如痉挛仍无缓解,应切开动脉,用器械直接扩张痉挛节段的血管腔,或切除痉挛段的动脉,将切除段的血管以静脉移植或直接行端-端吻合。

评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1.外固定器的日常管理

主要包括针道管理、有无皮肤软组织反应和渗出,并进行相应处理。多项研究表明,针道反应和针道感染的发生与皮肤软组织和固定针摩擦有很大关系,所以,无反应的针道不做特殊处理,存在摩擦的针道注意应用酒精纱布将固定针包裹,以减少软组织滑动。注意检测针夹的松紧度。针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固定器部件之间的连接方面,各个独到的设计虽然表面不同,但大多属于锁盘和螺纹的类型。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以及关节的活动,应注意定期检查并保持针夹的牢固性。

2.观察上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感觉以及运动情况

这部分与常规的术后观察相同,主要观察血管功能。其中患手手指的被动牵拉痛常常提示存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及时进行筋膜室的切开减压。

3.肘关节功能锻炼

康复计划应由手术医师和康复医师充分沟通后共同制订。至少要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详细评估软组织损伤、修复情况,以及需要制动的时间,明确需要限制哪个方向的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固定器的稳定程度,明确可以被动屈伸活动的安全范围。

肘关节功能锻炼是康复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不主张在炎性渗出期开始频繁大范围的主被动活动,因为这样会延长此期的持续时间,还会加重炎性渗出甚至出血,可导致预后关节内粘连加重以及骨化性肌炎。

为了减轻创伤及手术相关的肿胀及出血,每次被动活动后的冰敷是必要的,一般采用冰水混合物,适度加压,每次持续20分钟。

4.定期摄片复查

定期拍摄X线片,不仅能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而且可以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如肘关节的不稳、继发脱位等。

作者
黄煌渊
来源
实用小儿骨科学,第1版,978-7-117-22422-2
特色骨伤科,第1版,978-7-117-06653-9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护理学,第1版,978-7-117-24522-7
临床局部解剖学(第2版),第2版,978-7-117-22250-1
外固定与上肢重建,第1版,978-7-117-23666-9
实用外科学 (全2册)(下册),第4版,978-7-117-23988-0
肘关节外科学,第2版,978-7-117-14980-8
上一篇:肘关节外伤并发症之早期的神经损伤 下一篇:Volkmann缺血性痉挛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