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尺骨冠状突骨折
尺骨冠状突骨折
作者
黄煌渊
病因学

主要因间接外力所致。如向后摔倒时在肘关节过度伸展的情况下以手着地,冠状突被肱骨下端撞击而骨折,这也是肘关节后脱位的典型损伤机制,这也意味着冠状突骨折多为复杂肘关节损伤的一部分。

发病率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患者,但以青壮年为最常见。

病理学

尺骨冠状突骨折表现多样,可以为冠突尖小块骨折,也可以为累及冠突基底部大块骨折;冠状突可以是整块骨折,也可以粉碎成多块骨折块;骨折线可以为斜形或横形;脱落的小骨片向近端稍移位,但亦可完全游离于关节腔内(图1)。早期应用广泛的分型系统是Regan和Morrey分型法,该分型系统依据骨折占整个冠状突高度的比例把骨折分成三型(图2),Ⅰ型骨折为冠状突尖部骨折,占冠状突高度小于10%,通常不存在不稳定;Ⅱ型骨折为冠状突腰部骨折,占冠状突高度为10%~50%,可明显影响肱-尺关节稳定;Ⅲ型骨折为冠状突基底部骨折,占冠状突高度达50%以上,通常伴有肘后方不稳定(图3)。随着对冠状突骨折认识的深入,对上述分类系统进行改良后形成了O’Driscoll分类法(图4,表5)。

图1 尺骨冠状突骨折(仿de Palma)

注:(1)移位骨折;(2)小骨折片脱落;(3)无移位骨折;(4)骨折脱位。

图2 Regan和Morrey分型系统根据骨折累及冠状突高度进行分型

图3 Regan和Morrey分型系统把冠状突骨折分成三型

注:(1)Ⅰ型骨折;(2)Ⅱ型骨折;(3)Ⅲ型骨折。

图4 冠状突骨折O’Driscoll分型

表5 冠状突骨折O’Driscoll分型及亚型

症状和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冠状突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选择除了取决于骨折本身外,还受伴发损伤(如冠状突骨折是否作为恐怖三联症的一部分)的影响,例如在恐怖三联症损伤中,冠状突骨折块通常表现为O’DriscollⅠ型骨折,此时即使骨折块很小也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单纯冠状突骨折如果能获得闭合复位大多可保守治疗,即使伴有肘关节脱位,只要复位后关节稳定,也可保守治疗。复位后用长臂石膏托固定3~4周,开始关节运动锻炼。若骨折块较大,复位不良,或基底部骨折影响关节稳定性,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具体而言,对于O’DriscollⅠ型骨折,当骨折块过小时,通常采取切开复位、经尺骨近端钻孔后套索缝合固定骨折片并同时获得掌侧关节囊修复;Ⅲ型骨折可用螺钉进行固定,骨折块复位后螺钉可从掌侧向背侧直接固定骨折块,也可从背侧向掌侧固定骨折块,空心螺钉有利于操作。对于累及冠状突前内侧面或高耸结节的O’DriscollⅡ型骨折,可能需要用前内侧支撑接骨板固定。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下一篇:肘关节部多发骨折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