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眼部受长时间压迫后,眼底出现一种以缺血及其他血管性改变为主的病变。蔡用舒等(1976)在唐山地震后观察到一组患者,并作了详细报告。患者除有严重的视力减退外,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第Ⅲ、Ⅳ、Ⅴ、Ⅵ对脑神经受累。
类型
本病分为三型。
1.只有眶尖综合征,眼底基本正常。
2.视乳头色调全部变浅,有的颞侧色淡以至苍白萎缩。此型合并闭合性颅脑损伤。
3.眼底改变明显,轻者视乳头苍白,血管变细较明显的一侧有色素改变。重者视乳头极度苍白,筛板可见。动脉闭塞为银丝状,视网膜颜色紊乱呈污秽感、色素游离、萎缩。加之眶尖损害。此型占多数,称之为眼部挤压伤综合征。此外,还可见视网膜混浊,点状出血;偶有玻璃体积血和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晚期可出现低眼压、眼球萎缩。有残余视力者ERG a、b波幅均降低,无光感者ERG无波型;眼血流图检查波幅显著降低。
眼底缺血是由于眼球受挤压时,眼压极高,超过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压,动脉血不能灌注所致。眼底病变所反应出的缺血的程度,取决于压力的强度和挤压的时间。在从受压开始到失明的过程中,眼球对压力处于耐受阶段,如抢救及时,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善和相应的视野改善,但实际上这种机会多早已错过。
作者
惠延年
来源
中华眼科学(第3版/上、中、下册),第3版,978-7-117-18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