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经胃切除术后再次发生的溃疡称为复发性溃疡(recurrent ulcer),其中尤以吻合口或吻合口附近空肠黏膜上的溃疡最为多见。
吻合口溃疡男性多于女性,以术后2~3年最为多见。平均发病率为1%~10%,其中95%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术后。十二指肠溃疡术后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为3%~10%,胃溃疡术后则为2%。单纯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病率高达34%,毕氏Ⅰ式术后为3.7%~28%;毕氏Ⅱ式为2.5%~13.4%;迷走神经干切断加幽门成形术后为3.1%~9.0%;迷走神经干切断加幽门窦部切除术后为0.3%~5.0%。
(一)手术方法不适当
1.胃切除量不足是造成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胃切除越少,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越高。据报道,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切除30%~50%者,复发率为1/3左右;胃切除50%~70%者,复发率仅1/10左右;胃切除75%则能有效地预防溃疡的复发。
2.胃窦残留:胃窦切除不足,形成残窦综合征,引起吻合口溃疡。
3.毕Ⅱ式吻合术时,空肠输入袢过长,或错误地做了胃回肠或胃结肠吻合,均可因回、结肠黏膜对酸性物质的耐受性较低而导致吻合口溃疡。
4.迷走神经切断不完全或术后神经再生,是迷走神经切断术吻合口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
5.幽门成形术或胃肠吻合术后,胃窦引流不良,可致胃滞留及(或)肠内容物反流而刺激胃酸分泌,引起吻合口溃疡。
(二)胃酸分泌过多
胃泌素瘤(Zollinger Ellison综合征Ⅱ型)、胃窦G细胞增生(Zollinger Ellison综合征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皆可使胃酸分泌增加。
(三)药物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利血平等药物,常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四)其他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门腔分流术后及吸烟等。残胃内细菌过度生长、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亦是吻合口溃疡发生的原因。
(一)药物
治疗药物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但停药后易复发,故多主张给予较长期的维持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二)手术
若有大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疑为恶性溃疡或胃泌素瘤者应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