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甲状腺激素直接作用于心肌,并加强儿茶酚胺等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心肌中Na+-K+-ATP酶活性,增加肌质网中的Ca2+-ATP酶活性,增加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从而心率增快、脉压增大、心脏收缩功能增强等。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未能控制,增加的心房负荷引起心房增大,进一步出现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增加的心室前后负荷则引起心室肥大,同时由于长期的心动过速从而导致了心力衰竭的发生。部分甲亢患者由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改变其节律,亦可由于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从而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从而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由于心脏收缩功能的增加,氧耗量增加,使冠脉供血相对不足,特别在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引起心肌缺血,以心绞痛为表现。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增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对心脏病的对症处理。
控制甲亢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放射性碘治疗。在行放射性碘治疗时应先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耗竭腺体内贮存激素,可减少心脏病的恶化。病情控制后也可选择手术治疗。在严重病例须立即控制病情者,可采用放射性碘,也可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联合治疗。
甲亢性心脏病的处理和其他心脏病的处理并无不同,唯在前者更为困难,应采用限制钠盐、利尿剂和洋地黄等。奎尼丁和洋地黄虽可治疗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但必须同时控制甲亢,方可获得较好疗效,否则易发生心肌中毒反应。房颤时间较长者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不能恢复正常心律,可行电复律。
利血平和胍乙啶可降低心率和改善躁动,但应注意直立性低血压。普萘洛尔作用较快,对心动过速有缓解作用,但有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故对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应在严密监察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