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divers’paralysis
中文别名 :沉箱病;潜水员病;减压病;潜涵病
潜水员麻痹病,指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旧称沉箱病(caisson disease)、潜水员病(diver disease),指人体在高气压环境下停留一定时间后,在转向正常气压时,因减压过速,气压降低幅度过大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此时人体组织和血液中原来溶解的氮气,游离为气相,形成气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伤。飞行员自地面(常压)迅速飞向8 000m的高空(低压)时,若座舱密闭不严,也能发生减压病,属于航空病中的航空减压病。
水下作业时,身体每下潜10m,大致相当于增加一个大气压的压力,所增加的压力称附加压。附加压和地面大气压的总和,称总压或绝对压。机体在高气压环境下,肺泡内各种气体分压随之增高,并立即与吸入压缩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分压相平衡。因肺泡内气体分压高于血液中气体压力,气体便按照波义耳定律,相应地增加了在血液中的溶解量,再经血液循环运送至各组织。其中大部分氧及二氧化碳迅速被血红蛋白及血浆内成分所吸收,仅少量以物理状态游离于体液中。由于氮在各组织中溶解度不同,在组织中分布也不相等。氮在脂肪中溶解度约为血液中的5倍,故大部分氮集中于脂肪和神经组织中。
当人体从高气压环境逐步转向正常气压时,体内多余的氮便由组织中释放而进入血液,并经肺泡逐渐缓慢地排出体外,并无不良后果。但当减压过速,氮无法继续维持溶解状态,在几秒至几分钟内游离为气相,则以气泡形式聚集于组织和血液中。在脂肪少而血流通畅的组织中,氮气泡多在血管内形成栓塞,阻碍血液循环。脂肪较多且血液循环较少的脂肪组织、外周神经髓鞘、中枢神经白质、肌腱和关节囊的结缔组织等,则脱氮困难。除了血管内的气泡外,氮气泡往往聚积于血管壁外,挤压周围组织和血管,并刺激神经末梢,甚至压迫、撕裂组织、造成局部出血等症状。氮气泡还可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远端组织缺血、水肿及出血。组织缺氧及损伤后细胞释放出的钾离子、肽、组胺类物质及蛋白水解酶等又可刺激产生组胺及5-羟色胺,致使血管平滑肌麻痹,微循环血管阻塞等,进而减低组织与体液内氮的脱饱和速度。因液气界面作用,可继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使减压病的临床表现显得很复杂。
骨骼是一个不能扩张的组织。股骨、肱骨、胫骨等长骨内黄骨髓含脂量高,血流很缓慢,减压时会产生多量气泡,直接压迫骨骼内的血管;骨骼营养血管内的气栓与血栓,容易造成局部梗死,最终缓慢地引起无菌性的缺血性骨坏死。此外,脂肪栓塞、血小板凝聚、气体引起渗透压改变、自体免疫等在骨坏死中也起一定作用。
(一)特效治疗
及时送入加压舱中再加压是治疗减压病唯一有效的方法,可使90%以上的急性减压病获得治愈。加压治疗越早越好,以免时间过久招致组织严重损害而产生持久的后遗症。注意再加压治疗的压力不宜过高,避免氧中毒发生。患者出舱后,应在舱旁观察6~24小时,如症状复发,应立即再次加压治疗。
(二)常压吸氧
在减压病急救过程中,常压纯氧吸入非常重要,可以使很多症状得到缓解。纯氧可促进惰性气体经肺部排出,保持组织与肺泡间的惰性气体分压差,加速惰性气体从气泡向组织、组织向肺部的扩散,从而促进气泡消除。
(三)药物治疗
加压治疗只能排除气泡的栓塞作用,难以解决继发的生化变化及功能障碍。药物作为辅助疗法,一般应在减压病刚发病时就给药。常用药物有血液扩容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和生理盐水,除了使血液扩容外,尚可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减少血小板因子的活性,从而阻止血凝,改善症状和体征。乙醇不但是有效的消泡剂,还能抑制血小板黏附到气泡壁上,使血小板数明显上升,潜水员出水后迅速饮50度白酒75~150g治疗急性减压病,在无加压舱的边远地区更有实际意义。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作用,在减压病的加压治疗基础上应用抗血小板药如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等可防止血栓形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减少血浆渗出,缓解脑和脊髓水肿。
(四)对症治疗
如有肌肉关节痛,在再加压后,可进行全身热水浴,并可用按摩及理疗等。有气急者,除再加压外,须保持安静,适量给氧吸入及进行并发症的治疗。
(一)技术革新
采用管柱钻孔法及沉井代替沉箱,使工人在常压下工作,从根本上消灭减压病。氮氧潜水(nitrox diving,含氮67.5%、氧32.5%)可缩短减压时间,有利于预防减压病。
(二)潜水作业现场必须预置加压舱,严格遵守减压规则
潜水作业严格管理,严禁快速回升。通过培训让潜水人员认识其作业规程标准化的重要性,重视水中上升的程序。上升速度以8m/min为宜,愈低的上升速度可使潜水员有愈多的时间让肺适应不同的压力,以避免肺受伤(破裂)引起的空气栓塞。减压方案常以减压表或减压软件形式呈现,其背后则是以各种模型实现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减压模型可分为传统溶解相气体模型和现代自由相气泡模型2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计算减压负荷的方法不同。前者在计算减压负荷时,主要基于组织惰性气体过饱和程度,建议减压第一站靠近水面;而后者则基于过饱和导致的气泡数目或气泡体积,建议减压第一站深度较深为好。
(三)健康监护
凡患有听觉器官、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压环境工作。重病后、体力衰弱者、远期骨折者、嗜酒者及肥胖者也均列为就业禁忌。由于减压性骨坏死可以在停止潜水作业2年后才在X线上出现阴影,因此,脱离高气压作业者进行健康检查的期限应延长至3年。
(四)保健措施
1.对潜水员尤其新潜水员,要进行医学防治知识教育,使潜水员了解减压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
2.工作前应充分休息,防止过度疲劳;不饮酒和少饮水。工作后应立即脱下潮湿的工作服,饮热茶,洗热水浴,在温暖的室内休息半小时以上,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多余的氮加速排出。
3.每天应保证高热量(一般每天3600~4 000kcal)、高蛋白、中等脂肪饮食,并适当增加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