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NTS)是由伤寒、副伤寒以外的各种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本菌污染的肉类食物等引起感染,由于致病菌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其临床表现较复杂,可分为胃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及局部化脓感染型,此外还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
沙门菌属分为邦戈尔沙门菌(Salmonella bongori)和肠道沙门菌(S. enterica),前者有近10种血清型,后者则有2 500种以上血清型,包括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牛沙门菌和鸭沙门菌等。沙门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多数细菌有周身鞭毛和菌毛,有动力。在普通培养基上呈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光滑菌落。不分解乳糖、蔗糖,能发酵葡萄糖,分解吲哚、尿素,V-P试验(Voges-Proskauer test)为阴性。
沙门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其最适温度为35~37℃,最适pH为6.5~7.5,沙门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牛乳或肉类食品中能存活1年以上,不耐高温和干燥,65℃加热15~20分钟即被杀死,5%苯酚或1∶500升汞5分钟可灭活,pH<4.5可使细菌死亡。
沙门菌无荚膜,但其细胞外膜包被的多糖层十分黏稠,具有阻止吞噬,逃避免疫系统破坏的作用,沙门菌的主要抗原成分为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O”抗原是细菌胞壁的脂多糖,目前已发现60多种,每种菌常有数种“O”抗原,与致病密切有关的多属A、B、C、D和E组,“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型抗体;H抗原是蛋白质,“H”抗原则刺激产生IgG型抗体。按照“O”抗原和“H”抗原的搭配,沙门菌各血清型致病力的强弱可有很大差异。
(一)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的家禽、家畜,如鸡、鸭、猪、牛、羊等,其次是感染的鼠类及其他野生动物,其感染率为1%~4%或更高些,人类带菌者亦可作为传染源。这些带菌者绝大部分是暂时带菌及无症状感染或轻型肠道感染后粪便持续带菌。暂时带菌状态较常见于职业上与沙门菌接触的人,如食品加工或屠宰工人;无症状感染的沙门菌带菌者,有时排菌量可以很多,如果其职业是处理肉类等食物时,可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沙门菌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及用具传染,各种来源于动物的食品有引起传播的可能,苍蝇和蟑螂可作为沙门菌的机械携带者,引起传播。空气传播及输血引起的沙门菌感染也有过报道。近年来有报道人与人之间可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及严重免疫低下者对沙门菌易感,患病年龄以1岁以内的婴儿最高,病后的免疫力不强,可反复感染,甚至可感染同一血清型细菌而发病。在非洲地区近年来沙门菌感染较为广泛,好发于儿童,老人,HIV、疟疾及严重营养不良患者。
(四)流行特征
近年来本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所增加,每年全球大约有9380万非伤寒沙门菌胃肠炎新发病例,15.5万人死于该病,其中80%由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所致。2017年新发非伤寒沙门菌侵袭性感染病例约53万例,病死率约15%。其流行病学特征为:①急性起病;②潜伏期短;③发病者仅限于进食污染食物者;④食物常是同一传染源所污染;⑤集体用膳单位常呈暴发流行;⑥本病全年可见,发病高峰在7—11月份;⑦各菌种分布有地区性,并与该地区动物中携带的常见菌种一致;⑧更易产生耐药性,甚至产生对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耐药。
机体感染沙门菌的后果与机体抵抗力及吞食细菌的数量、血清型、侵袭力等有关。吞入大量活菌可引起显性感染,菌量减少10~100倍时常呈暂时的带菌状态。不同血清型细菌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显著不同,鸭沙门菌仅引起无症状的胃肠道感染,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等常引起肠道以外感染,如败血症和迁徙性病灶,故又称为侵袭性非伤寒沙门菌感染(invasive NTS,iNTS)。
与伤寒、副伤寒不同,沙门菌在胃肠道可引起显著的炎症反应,以Th1型反应为主,产生大量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8、IL-12、IL-15、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促使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在肠腔,引起急性胃肠道炎症反应。沙门菌胃肠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小肠,但也可累及结肠,引起痢疾样临床表现。沙门菌具有侵袭性,引起黏膜炎症反应,伴黏膜下层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可深至固有层,沙门菌可分泌肠毒素,参与腹泻的发生。
沙门菌侵入血流可致胃肠炎的并发症,但更多的病例却无胃肠炎作为前驱病变,血源入侵的细菌可停留于任何部位,导致胃、关节、脑膜、胸膜或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变。
(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有局灶性化脓性病变时明显升高,可达(20~30)×109/L。
(二)粪便检查
部分患者粪便中有黏液和血,镜下白细胞增多,尤以婴幼儿多见。
(三)细胞学检查
胃肠炎时易从呕吐物和粪便中分离到病原菌,并与可疑食物中的病原菌相一致。胃肠道外感染时,从血、骨髓、脓液和其他体液如胸腔积液、脑脊液、关节积液等中可检出病原菌,反复培养能提高阳性率。血清凝集试验对诊断的帮助不大。
(一)对症处理
胃肠炎应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主,辅以必要的对症处理,轻、中度脱水可予口服补液盐、电解质溶液,严重脱水者静脉补液,对年老、年幼或虚弱者应给予支持疗法,中毒症状严重并有循环衰竭应注意维持有效血容量,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腹痛、腹泻于禁食后可显著改善,重症患者可使用抗分泌的药物如小檗碱(黄连素)、氯丙嗪、普萘洛尔、葡萄糖酸钙、吲哚美辛,解痉剂以短期应用为宜。
(二)病原治疗
无并发症的胃肠炎型患者不必应用抗菌药物,严重的胃肠炎或发育不良的婴儿及免疫缺陷者应加用相应抗菌药物。
败血症型、伤寒型和局部化脓感染型必须用抗菌药物治疗,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一般可用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静脉或口服治疗,疗程14日。但因其影响骨骼发育,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应避免选用。除氟喹诺酮类药物外,第三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𫫇唑对沙门菌属感染也有很好的疗效。有骨髓炎、脑膜炎等局灶性感染时应静脉内给药,且疗程较长,同时行手术引流。近年来欧美、亚洲和非洲国家,都陆续报道多重耐药沙门菌感染,且有明显增多趋势,包括对氟喹诺酮类、头孢曲松等,目前有报道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