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restless legs syndrome
中文别名 :不安腿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指于静息状态下出现难以名状的肢体不适感,而迫使肢体发生不自主运动。此病亦称为下肢不适感觉或埃克邦综合征。本病最初由威利斯(W illis)于1685年首先报道,1945年,埃克邦复习了175例患者临床资料后,首次使用不宁腿综合征这一诊断术语,并且详细描述了临床表现。
1﹒易感因素
不宁腿综合征的易感因素有怀孕、缺铁性贫血、叶酸与维生素B 12缺乏、周围神经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淀粉样变性、慢性肾衰竭、脊髓病、帕金森病、干燥综合征、肿瘤、服用咖啡因和停用某些药物等。
2﹒遗传因素
某些病例有家族史。由德国慕尼黑市人类遗传学研究所和马普学会精神病学研究所的Juliane W inkel man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具有“不宁腿”家族史的401名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分析了受试者脱氧核糖核酸(DNA)中的50万种单氨基酸变异或单核苷酸多态性,旨在寻找其共性。他们最终在对德国人和法裔加拿大人进行的两项独立研究中证实了遗传可能是罪魁祸首。这些基因与胚胎发育有关。无独有偶,来自冰岛雷基亚比克一家生物药剂公司deCODE Genetics的遗传学家H reinn Stefansson领导的小组,对17 000名冰岛人的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其中有965人患有RLS。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BTBD9的基因(它同时发现于有关德国人的研究中)。与正常人相比,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出现RLS症状的几率增加了80%。研究人员同时发现,RLS与低水平的铁和多巴胺有直接关系。美国睡眠专家JohnW inkelman表明遗传学因素可能是导致RLS的部分原因。
普通人群患病率为10%,老年人患病率更高。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多见于中年人,老年人可首次出现,婴儿罕见,女性似多见。家族性发病罕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报道本病可见于5%~15%的正常人,11%~27%的孕妇,24%~42%的铁缺乏患者,15%~20%的尿毒症患者,近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7%的糖尿病患者,11.3%的胃部手术患者,37%的Ⅱ型夏科·玛丽—图思(Charcol‐Marie Tooth)病患者和45%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患者。
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未明。
1﹒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关 抑制性皮质下通路(如网状脊髓束)功能紊乱,可导致正常情况下受抑制的脊髓神经元功能发生表达,这一过程可经异常外周感觉传入调节。根据突触后多巴胺q受体阻断在精神药物诱导的静坐不能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推测本病的运动症状可能与多巴胺系统有关。
2﹒有人认为血管疾病与不宁腿综合征发病机制有关 血管疾病可导致下肢代谢产物积聚,而下肢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症状。有研究发现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可见血管炎性改变,内皮细胞肿胀或内膜增厚、血管闭塞性坏死、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肌束间结缔组织增生,提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是不宁腿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
3﹒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提示存在周围神经损害。
4﹒遗传因素也参与本病的发生,有人认为不宁腿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有研究发现,这种疾病还与高血压存在一定的联系。
【实验室检查】
多导睡眠图检查胫骨前肌肌电图出现能够反映睡眠中下肢异常运动的肌电位变化,并可能记录到睡眠潜伏期延长、夜间觉醒次数增多和睡眠效率下降的特征。其他检查尚包括:如血清铁、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 12、肌酐和促甲状腺素等有助于明确本病的可能病因。
一、药物治疗
1﹒影响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的药物
可采用多巴胺前体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可减轻症状与减少发作频率。对于发作导致夜间惊醒者,可于睡眠之前服用缓释片。有报道采用左旋多巴治疗后﹒可见感觉性运动症状明显改善,而睡眠参数仅见睡眠潜伏期缩短。也可以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盐酸普拉克索、甲磺酸和溴隐亭)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晚0.125mg,缓慢增加剂量,逐渐达到最佳有效剂量,不良反应为恶心、白天疲乏、嗜睡、心动过缓等。
2﹒苯二氮卓类药物
可以选择氯硝西泮(0.5~2.0mg)、替马西泮(15~30mg)、硝西泮(5~10mg)、地西泮(2.5mg)或阿普唑仑(0.4~0.8mg),于睡眠前口服。
3﹒阿片类制剂
可以选择氧可酮(5mg)、右丙氧吩(200mg)或可待因(15~60mg),于睡眠前服用,氧可酮容易产生便秘,右丙氧吩容易产生依赖性,可以采用药物假日或撤药。
4﹒抗惊厥制剂
可以选择卡马西平(200mg),丙戊酸钠(200~500mg)或加巴喷丁(100~400mg)。
5﹒其他药物
巴氯芬(baclofen)10~40mg,单剂睡前服用,可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活动后简短睡眠破坏和睡眠片段化,即这种药物修正了唤醒阈值。也可应用普萘洛尔等药物。虽然抗抑郁剂可能会加重临床症状,但盐酸曲唑酮(50~100mg)和阿米替林(25~50mg)对于改善睡眠有一定疗效。钙通道拮抗剂对于部分患者有效。对难治性病例,可应用阿片类制剂。因为缺铁状态和贫血可能是RLS的病因,医生在开始对症治疗之前,应该针对病因进行一项全面的研究。
二、物理治疗
入睡前热水浴可明显改善症状。
三、其他治疗
尽量少用咖啡及含咖啡的饮料,戒烟,戒酒。治疗原发病如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 1、维生素E等,均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RLS难以治愈,因此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