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中文别名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英文别名
Pityrosproum folliculitis
概述

●致病菌与花斑糠疹一样,患者有时伴有花斑糠疹。

●发病多在30岁左右,主要为毛囊炎性丘疹,间有毛囊性小脓疱。

●抗真菌药治疗效果满意,但停药后易复发,故需间歇用药以巩固疗效。

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folliculitis)曾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Pityrosporumfolliculitis),是马拉色菌侵犯毛囊引起的毛囊炎,但并非接触传染性疾病。热带和亚热带、青春期和青年、潮湿、夏季和多汗者常见,免疫受损者易发病,以球形马拉色菌与本病关系密切。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马拉色菌(Malassezia)曾称为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为皮肤表面的常驻菌,属嗜脂性酵母菌。嗜脂性酵母马拉色菌属是人类和动物皮肤上的常驻菌群,由于生长依赖于脂质(厚皮马拉色菌除外),主要分布于皮脂丰富部位,约占健康人皮肤定植真菌总量的50%~80%。作为条件致病菌,直接感染皮肤组织所致的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通过免疫机制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痤疮、甲真菌病、银屑病、包皮龟头炎、外耳道炎、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等。球形马拉色菌(Malasseziaglobosa)是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主要致病菌。正常情况下毛囊内有少量马拉色菌但不致病,当各种因素引起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内细菌被抑制,马拉色菌过度增长既可发病。本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使毛囊的甘油三酯变成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口脱屑,引起导管堵塞。由于毛囊口阻塞所致微环境(脂质成分、氧分压、pH值、其他菌群等)改变及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如脂酶、蛋白酶活性)等因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是本病的促发因素。致病为综合作用,自身致病因素包括侵袭性酶、代谢产物、表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酵母相和菌丝相的形态转变、自身细胞壁脂质层特殊结构等。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选择典型的皮损,用镊子用力将毛囊角栓小心挤压出,加10%氢氧化钾或50%派克墨水染色后可作直接镜检,孢子为圆形至卵形、厚壁、芽颈较宽,常成簇分布,很难见到菌丝;将挤出的毛囊角栓按花斑糠疹鳞屑培养方法可培养分离出马拉色菌(图4)。

图4 球形马拉色菌

毛囊角栓图片钙荧光白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所见大量球形出芽孢子,×1 0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冉玉平惠赠)。

组织病理显示扩张的毛囊漏斗部被嗜碱性染色的角蛋白残渣及成堆的圆形芽生酵母细胞堵塞,PAS染色显示染成深玫瑰红色厚壁、单极出芽的孢子(图5)。钙荧光白染色呈亮绿色出芽孢子。

图5 球形马拉色菌 组织病理切片(PAS染色×1 000)

 可见大量球形出芽孢子(广东医科大学 李宇宁惠赠)。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轻者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可选择外用50%丙二醇、酮康唑、萘替芬-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霜等。可用2%酮康唑香波或硫化硒香波洗澡,保留15~20分钟后再清洗。严重而单独外用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服用伊曲康唑。

1.伊曲康唑

每天200~400mg,疗程2~4周,治疗应坚持到真菌培养阴性为止,以后改为每月可服1次伊曲康唑(200~400mg),加外洗2%酮康唑洗剂。

2.氟康唑

50mg/d,顿服,连服2~4周;或150mg/周,顿服,连服4周。

内服伊曲康唑的治愈率72%,治愈+显效率94%,显著高于氟康唑片的46%和60%。伊曲康唑的真菌清除率94%,均高于氟康唑的62%。

3.特比萘芬/灰黄霉素

体外实验证实特比萘芬和灰黄霉素对马拉色菌抑制作用甚微,故不主张口服或外用特比萘芬及灰黄霉素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和花斑糠疹。

4.物理治疗

冷冻治疗也是一种简便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低剂量伊曲康唑有效,UVA/UVB治疗有效,难治性病例可选用局部敷甲基氨基乙酰丙酸(MAL)的光动力疗法(PDT)。

口服和局部抗真菌治疗无效病例用局部敷氨基酮戊酸甲酯(MAL)的PDT治疗。在背部每个皮损表面涂上MAL乳膏用聚氨酯膜封包3小时后擦掉,红光照射7.5分钟,每2周1次,共照射3次。6例用MAL-PDT治疗者4例患者炎性皮损减轻或改善,1例轻度改善,1例无效。

5.防止复发

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和毛囊内的常驻菌群,药物治疗只是将菌量抑制到发病阈值之下,避免促发因素,改变环境因素如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出汗后立即擦干。单纯外用药物不如花斑糠疹的疗效快,通常需用药4~6周。内服伊曲康唑,每天200~400mg治疗应坚持到真菌培养阴性为止,以后可改为每月一次服200~400mg伊曲康唑,每周用硫化硒香波或2%酮康唑洗剂洗一次,或每月外用5天2%酮康唑霜。

来源
现代皮肤科学,第1版,978-7-117-31724-5,2021.11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