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儿童血糖水平为3.9~6.1mmol/L。进入ICU的危重症患儿出现非糖尿病性高血糖被认为与应激有关,称为应激性高血糖(stress hyperglycemia,SHG)。其经典定义为随机血糖≥11.1mmol/L,但至今对此仍无明确的限定标准,临床观察更倾向以血糖>6.1mmol/L为判断标准。相关研究显示,通过静脉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在4.4~6.1mmol/L可显著降低病死率。但也有研究认为,血糖控制并不能降低病死率。最近的研究提示,血糖水平可作为评估ICU病死率的新指标。国外学者开始应用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血糖进行趋势波动分析(DFA),显示存活组较死亡组的血糖波动趋势小,但两组的血糖均值与标准差差异不大。危重症患儿出现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可部分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预后。目前,中国儿科相关的研究较少。
应激性高血糖因其随原发病的治疗、全身状态好转,血糖可恢复到正常,故又有损伤性糖尿病或应激性糖尿病之称。已知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由于生糖激素(如儿茶酚胺、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水平增高,组织分解及糖原异生增加,胰岛素相对降低和(或)胰岛素拮抗,在疾病晚期糖氧化常降低等因素可使血糖升高。许峰等于1993年报告危重患儿高血糖主要原因为胰岛素拮抗,可的松在应激性高血糖中是特别重要的介质。观察50例危重患儿其胰岛素水平随病情加重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红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却明显减少。其中40例(80%)血糖值>7mmol/L,多器官功能障碍较单个器官功能障碍血糖升高值更明显,随血糖值升高,器官衰竭患儿病死率也逐渐升高,当血糖>15mmol/L,病死率高达70%。
危重状态下患儿多不能进食,处饥饿状态,热量不足,血糖较低,故血糖暂时升高对机体是有益的。但严重的应激性高血糖却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使病死率增高。因为血糖过高或持续时间长可发生高渗血症,并产生高渗性利尿,导致脱水、多尿。当血糖>33mmol/L时,又可使细胞内严重脱水,从而引起意识障碍、癫痫样抽搐,甚至偏瘫、中枢性高热等神经系统损伤以及严重脱水酸中毒。1995年,李玖军等报告我院PICU 19例危重患儿暂时性高血糖,发现血糖增高程度与疾病危重程度一致,在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时血糖增高明显多于单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当血糖>15mmol/L时,危重患儿病死率高达62.5%。
李某,女,4个月。因阵咳3天,呼吸困难1天伴声音嘶哑在当地医院按喉炎给予头孢唑啉、地塞米松不见好转,今早烦闹不安、呼吸急促、发绀急诊来我院。
体格检查:T 37.5℃,P 180次/分,R 60次/分, BP 14/9.7kPa(106/73mmHg),体重8kg,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左心前区隆起,叩诊心界向两侧扩大,肺内可听到喘鸣,吸气末有小水泡音,左后呼吸音弱。胸左3~4肋间可听到Ⅲ级缩鸣,心音低钝,肝大肋下4cm,脾肋下1cm,四肢凉,皮肤有花纹,足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4秒。
辅助检查:WBC 15.5×109/L,N 0.67,L 0.33, RBC 3.66×1012/L,Hb 99g/L。胸部X线片:心脏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双心旁区小片影。
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VSD)、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
1.收入PICU行心电、氧分压、呼吸监护。
2.行面罩吸氧,吸入氧浓度40%,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点滴维持液150ml,给予舒普深每次0.2g,每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
3.纠正心力衰竭,给予Digoxin总量0.25mg,首次0.125mg静脉侧入。余下分2次给予,每6小时一次,每次0.0625mg。
4.血气分析,入院30分钟后测血气:pH 7.15,PaCO22.3kPa(17mmHg),PaO28.6kPa(65mmHg),钠133mmol/L,钾4.0mmol/L,氯102mmol/L,血糖28.8mmol/L,乳酸7.9mmol/L,BE -7.6mmol/L,HCO3-8.9mmol/L,阴离子间隙25.8。血气分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并呼吸性碱中毒、高乳酸血症、应激性高血糖,给予5%碳酸氢钠20ml,稀释3倍后静脉滴注。
5.因循环不好,血压下降,给予多巴胺5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入院4小时后因烦闹给予5%水合氯醛10ml注肛。
6.入院4小时再次测血气,经吸氧、强心剂应用,酸中毒纠正,微循环改善,改变了全身各脏器的低血氧低灌流状态,血气也有明显好转,pH为7.45,PCO24.2kPa(32mmHg),PaO212.6kPa(95mmHg),血糖12mmol/L,乳酸降为3.5mmol/L,BE -5mmol/L,HCO3-22mmol/L,阴离子间隙20。
7.入院24小时经强心利尿,心力衰竭纠正,肝缩回1cm,心率降至160次/分,声音嘶哑消失。复查血糖降至6.6mmol/L,乳酸2.2mmol/L,血气正常。住院期间心脏彩超检查室间隔连续中断8mm,诊断室间隔缺损。患儿住院10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