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心源性休克
病例 心源性休克
作者
朴英爱;王虹
案例诊断
心源性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暴发型)
导读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由于心脏本身的病变所引起的急性泵功能衰竭:由于急性心排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导致组织器官和全身微循环灌注不良,其结果为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功能紊乱。临床上出现神志模糊、面色苍白、肢端发凉、脉搏细弱,血压早期可不降低、晚期下降等一系列复杂表现。近年,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后多能及时治疗,感染性休克在危重患儿中发病率逐年减少,而心源性休克却相对有所增加。据我院PICU统计,心源性休克仅占危重患儿的1%~2%,尽管其发生率不高,但因其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变化急骤,严重者多危及生命,常成为治疗的难点。因此,必须引起广大儿科医生高度重视。引起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很多。我院PICU资料证实由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休克最多见,而且病情重、预后差。目前证实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B病毒。近年发现支原体感染引起心肌炎者并不少,而且心律失常严重,有的甚至引起阿-斯综合征。对此应给以足够重视。

病历摘要

患儿,女,9岁。3天前着凉后发热,周身不适,1天来胸闷、气短、乏力,来院前30分钟开始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手足发凉,急诊来我院。检查心电图有严重的心律失常,门诊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收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体格检查:T 37.7℃,P 144次/分,R 32次/分,BP 8/5kPa(60/38mmHg)。体重30kg,一般状态重,阵阵躁动不安,呼吸急促,面色灰白,脉搏细弱,心尖搏动弥散,无细震颤,心界大,心左界在乳腺外1.5cm,心右界在右胸骨旁腺外0.5cm,心音低钝,节律不齐,可闻频发期前收缩,有时呈二、三联律,各瓣口无杂音。肺无音。腹平软。肝肋下8cm,剑突下9cm,有触痛。脾不大。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4秒,全身皮肤呈花斑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动脉血气pH 7.251,PaO23.5kPa(26.2mmHg),PaCO24.4kPa(31.9mmHg)14.1mmol/L,BE-11.3mmol/L,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WBC 9.0×109/L,N 0.66,L 0.25,RBC 4.62×1012/L,Hb 134g/L,PLT 277×109/L。心肌酶谱:LDH 541U/L,AST 208U/L,CPK 729U/L,α-HBDH 313U/L,CK-MB 30U/L。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腔扩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幅度明显减弱,呈蠕动状。心电图:电轴左偏,左室肥大,多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反复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X线检查:心脏普大,肺淤血。

入院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暴发型)、心源性休克。

治疗措施

1.患儿入院后立即进行心电图、脉搏、呼吸、血气及尿量的监测。保持休克体位,除必要的体格检查及处置以外不搬动患儿。

2.用咪达唑仑镇静,按照2~3mg静脉注射,继之以50μg/(kg·h)速度静脉持续点滴,完善心肌酶等血液生化常规检查并吸氧,以减轻乏氧和减少耗氧。

3.甲强龙2mg/(kg·d),加5%葡萄糖100ml中静脉点滴,一周后病情稳定,改泼尼松口服,0.5~1mg/(kg·d),分2次口服至一个月。

4.用生理维持液静脉点滴以扩充血容量,同时用5%碳酸氢钠80ml静点共2次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5.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内,按5μg/(kg·min)的速度静点,使周围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阻力,间接增加心肌收缩力,以达到强心、升压的目的,至血压维持正常、心功能接近正常。

6.磷酸肌酸钠每天一次,连续一个月静脉点滴,营养心肌。

7.维生素C 3.0g加5%葡萄糖20ml静推,12小时一次,以减轻心肌过氧化损害。

8.丙种球蛋白400mg/(kg·d),静脉点滴,连用5天,抑制免疫反应。

9.利多卡因30mg加入5%葡萄糖20ml中静脉推注,相隔10分钟再重复用,共2次。室性心律失常变为室性期前收缩。以后用5μg/(kg·min)的速度静脉点滴1天[总量不超过5mg/(kg·d)],室速得到控制。

10.血压升至正常后加呋塞米1mg/(kg·次)(每次最大量20mg)利尿。

11.头孢预防感染。

经上述抢救8小时以后休克基本纠正。血压上升为14.1/8.2kPa(106/62mmHg),面色转红,手足变温,皮肤花纹消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恢复正常。以后用果糖、辅酶Q10等药物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以及其他的对症治疗1个月,病情明显好转而出院。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过敏性休克 下一篇:病例 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