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或交界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3次以上称为阵发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因临床上区分有困难,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小儿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发病率约1/25000,患儿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部分由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脏外科手术后等引起。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有三大类:折返激动、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激动。前两类为主要的发生机制。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是感染,尤其是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兴奋和劳累也是发作的诱因。
本病的发作特点为:
1.阵发性发作,突发突止,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仅数秒,长则可达数十小时,但一般不超过3天。持续发作24~36小时以上时,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反复发作,复发的次数差异较大,有的一生仅发作一次,有的一天内数次发作。发作时年长儿可表现心悸、胸闷、胸痛、腹痛、面色苍白,个别患儿有短暂的晕厥,发生心力衰竭者少。婴儿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拒乳。
2.心率加快,儿童达180次/min以上,婴儿可达250~300次/min。
3.心律绝对规则,心音强度一致。
4.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发作突然停止。
5.心电图P波常与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融合, QRS波一般形态正常,ST段压低,T波倒置。
本病预后良好,治疗方法包括兴奋迷走神经、药物治疗和电击复律等方法。通过食管调搏也可迅速终止发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结果证明该方法不易复发,安全有效。
患儿,男,9个月,以“发现心率快4小时”为主诉入院。患儿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哭闹,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家长扪及患儿心率明显增快,急来我院。近2天来,低热,轻咳,无抽搐,尿量正常。
入院查体:T 36.5℃,RR 45次/min,Bp 85/ 58mmHg,神志清,状态差,面色苍白,阵阵哭闹,臀部皮肤可见散在充血性皮疹,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200次/min以上,节律规整,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脏肋下1.5cm,Ⅰ°硬,脾未及,四肢末梢凉,脑膜刺激征阴性。急查心电图:心率280 次/min,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依据:①患儿突发哭闹,伴有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状态差,面色苍白,心率200次/min以上,节律规整,心音有力,心电图提示:心率280次/min, QRS波形态无增宽,P波与T波融合;②患儿近2天有低热、轻咳,查体咽部充血。
1.入院后,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为0.5L/min,在心电、血压和经皮氧分压监测下,立即给予ATP 5mg快速静脉推注,推注后患儿哭闹加剧,心电监测显示瞬间紊乱后,恢复窦性心律,复查心电图示:心率120次/min,PR间期缩短,QRS波形增宽,起始部位有预激波,补充诊断:预激综合征。患儿逐渐安静入睡,面色好转。
2.因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静脉滴注炎琥宁抗病毒,并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改善心肌代谢。
3.入院第二天辅助检查,心脏超声示各房室腔大小正常、结构正常,胸部X线片示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心肌酶谱轻度增高:AST 63U/L(正常值8~40U/L),CK 272U/L(正常值25~200U/L),CK-Mb 24U/L(正常0~24)。LDH 332U/L(正常值109~200U/L),α-HBDH 298U/L(正常值80~220U/L),肌钙蛋白0.02μg/ml(正常值0~0.04μg/ml),继续应用炎琥宁和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3天,心动过速未再发作,患儿一般状态好,出院观察。
4.出院9个月后,患儿再次以“心率增快3小时”为主诉入院。入院3小时前,患儿突然出现呕吐、烦躁哭闹,家长觉患儿心率快,急入我科。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心率24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心电图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心电、血压和经皮氧分压监测下,立即给予患儿ATP 5mg快速静脉推注,静推后即成功转律,心电图显示心率124次/min,预激综合征。在院口服1,6-二磷酸果糖和辅酶Q10片(能气朗),观察2天无发作,出院。
5.自第二次出院后1.5个月,患儿20个月,第三次入院,主诉为“发现心率增快7小时”。患儿于7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汗、烦躁、恶心,未吐,伴面色苍白,拍打心前区,自述不适,家属扪及患儿心率明显增快,急入我科。查体:T 36.6℃,R 26次/ 分,BP未测,体重13kg。神志清,面色稍苍白,心率23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入院急查床旁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229次/min。在心电、血压和经皮氧分压监测下,立即给予患儿ATP 5mg快速静脉推注,转律成功,心率116次/min,心电图显示预激综合征。因患儿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3 次,给予普萘洛尔1mg/(kg·d),分3次口服,出院后门诊随诊。
6.患儿第三次出院后,又反复以“恶心、烦躁、心率增快数小时”为主诉入院,年龄2岁4个月,反复发作8次。期间由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效果不佳,又加用过地高辛维持量每天口服,或普罗帕酮5mg/kg,每8小时一次口服,两种药物同时应用发作次数减少,但仍有发作,有时心率高达200次/min以上,因持续时间短,无需特殊处理,在院外即自动转律。由于患儿年龄小,暂不能施行射频消融术,目前仍口服药物治疗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