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病例 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作者
王植嘉;袁壮
案例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佝偻病初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
导读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因维生素D缺乏,而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导致血清钙离子降低,而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多见于6个月以下小婴儿。目前,由于维生素D缺乏预防工作普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病率已逐年下降。

多见于平素有佝偻病症状的婴儿。在冬季过后,春季阳光直晒机会增多,使皮肤组织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的维生素D3增多,或在维生素D治疗初期,血钙大量沉积于骨,而补钙不足使血钙下降;还常见于呼吸道感染、发热时,由于组织分解,磷从细胞内逸出致血磷升高。因体内钙与磷乘积恒定,如血磷升高,则血钙降低引起惊厥。发作时,轻者双眼球上翻,面肌抽动;重者口吐白沫,四肢抽动,意识丧失。惊厥持续时间常由数秒到数分,一天内可发作数次甚至更多。但无论轻重,发作后意识恢复为其特点。最严重类型为喉痉挛,典型发作者为先出现吸气性喉鸣,重者可突然窒息甚至死亡,此为声门及喉部肌肉痉挛所致。小婴儿喉痉挛特点无上述典型发作表现,早期表现肌肉小震颤、屏气及呼吸节律改变。可表现为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少者几次,多者数十次,每次呼吸暂停历时数秒甚至数十秒。发作时间长者可伴口周发绀。有的小婴儿以突然窒息为特征。因此,必须掌握不同年龄喉痉挛特点以防延误诊断与急救。

病历摘要

患儿,女,3.5个月。以“发热2天伴抽搐6次”为主诉入院。该患儿2天前发热,体温未测。次日午前突然抽搐,抽搐时口周发绀,双手握拳,抽动约1分钟,缓解后吃奶正常,此后2天内又相继抽搐发作5次,短者数秒即过。追问病史,患儿母乳不足,加喂牛奶。平素睡眠不实,多汗易惊,一周前在社区经医生检查为佝偻病,当即注射维生素D330万U后给口服钙剂。

体格检查:T 38℃,P 140次/min,R 30次/min,体重6kg。对刺激反应良好,呼吸平稳,口周无发绀,前囟平1.5cm×1.5cm,有枕秃,咽充血,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心音有力,腹平软,面神经征阳性,颈软。

辅助检查:WBC 12.6×109/L,N 0.55,L 0.45。血清钙1.8mmol/L,血清磷2.23mmol/L。血气:pH 7.474,PaO211.9kPa(89.2mmHg),PaCO3.4kPa (25.8mmHg),BE- 4.8mmol/L,19mmol/L, 钾3.09mmol/L,钠135mmol/L,氯103mmol/L。

入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佝偻病初期、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

治疗措施

1.入院后,患儿口角抽动、屏气、全身青紫、心率缓慢,提示喉痉挛。立即给予地西泮1.5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同时迅速通畅气道,吸氧,抽搐止。

2.立即取10%葡萄糖酸钙6ml加入10%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注射一次。以后又连用2天。

3.3天后改口服10%氯化钙5ml,每天3次。连服5天以后改服葡萄糖酸钙。

4.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一周未再抽搐,血气及离子均恢复正常,出院。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下一篇:病例 气管、支气管异物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