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臀部及双下肢麻木、烧灼感伴肌肉萎缩6年
病例 臀部及双下肢麻木、烧灼感伴肌肉萎缩6年
作者
蒋云
案例诊断
骶管Tarlov囊肿
病例摘要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5岁。因“臀部及双下肢麻木、烧灼感伴肌肉萎缩6年”于2009年5月5日来北京医院门诊。

现病史:患者2003年5月开始臀部以下肌肉发酸发麻,烧灼感,肌肉不能受压,整个大腿有过电样的感觉,与咳嗽、用力无关。自感大腿后部肌肉逐渐萎缩。大小便正常。2008年曾有一段时间肛门坠胀感。曾先后被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慢性多发性脊膜神经根炎”“多发性硬化?”等,使用丙种球蛋白,口服泼尼松10mg一日2次× 1个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目前腿疼痛不明显,但烧灼感严重,大腿屈面不能受压,不能久坐,晚上睡觉不能侧卧。

既往史: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对磺胺药过敏。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脑神经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双侧股四头肌松弛,右侧较左侧明显。双侧股四头肌及左侧股二头肌肌力正常,右侧股二头肌肌力4级,双足背伸、跖屈有力。双侧膝反射、踝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鞍区痛觉减退,双小腿外侧及双侧脚底痛觉略差。Lasegue征(-),“4”字试验(?)。腰椎无叩痛。

辅助检查

外院血、尿及大便常规正常。血肝肾功能、CK、LDH均正常。血HCV-Ab、HIV-Ab和TP-Ab均阴性。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正常,寡克隆区带(-)。听觉诱发电位正常。头颅MRI:皮质下少量斑片状脱髓鞘改变。

北京医院腰椎MRI:腰椎生理曲度存在,各椎间隙无变窄,各椎间盘未见向后突出,椎间孔无变窄。脊髓圆锥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椎管无明显狭窄。骶管内可见多发椭圆形液体信号,边界清楚,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显示神经根周围液体较多(图1)。臀部肌肉萎缩,有脂肪变性。

图1 腰椎MRI平扫:(A)冠状位T2WI压脂像显示神经根周围液体较多;(B)矢状位T2WI压脂像显示椎管内可见多发椭圆形水样信号影,边界清楚

初步诊断

腰骶神经根病变

骶管囊肿?

最终诊断

骶管Tarlov囊肿(sacral Tarlov cyst)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治疗

2009年5月19日神经外科在显微镜下行骶管囊肿部分切除减压术。术中见骶管内多发囊肿,共5个,最大者3cm×1.8cm×1.6cm。分别起源于骶神经(S1一个,S2两个,S3两个),彼此之间有分隔。神经根被囊肿挤向前方或侧方,切开囊肿,有清亮液体流出。切除部分囊壁组织送病理。

病理:镜下可见变性均质的纤维组织构成的囊壁组织,有出血及少量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S-100(++),CK1/3(-),CD34(-)。诊断:符合(骶)神经束膜囊肿。

随访

手术后患者下肢烧灼感消失,术后3个月症状基本消失,坐位肌肉仍有些压痛。查体:股二头肌肌力大致恢复正常,鞍区感觉恢复正常。复查MRI,右侧骶管囊肿基本消失,左侧仍可见到,但明显缩小,神经根水肿明显改善。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双下肢麻木无力、跛行半年,二便困难3个月 下一篇:病例 右下肢无力伴肌萎缩40年,左下肢无力伴萎缩7年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