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
记忆力减退1周,胡言乱语2天。
【现病史】
男性,18岁,北京市在校大学生,患者2005-11-19无明显诱因精神恍惚,睡眠差,经常夜间惊醒,2005-11-24早晨5时左右患者忽然惊醒,胡言乱语,就诊于学校医务所,体温36. 5℃,生命体征平稳,校医检查时患者入睡,2005-11-25 8时左右,患者胡言乱语,言不对题,记忆力减退,一周内事情无法回忆,但一周以前记忆清楚,患者面红,体温37. 4℃,为进一步诊治急诊入院。
【过去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均无特殊。
【查体】
意识谵妄,计算力、理解力、记忆力、定向力减退。脑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容量正常,双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痛、温觉对称存在,振动觉、位置觉、运动觉对称存在。未见不自主运动。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正常,Romberg无偏斜。双侧腹壁反射对称存在。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Hoffman征阴性,双侧掌颏反射阴性,吸吮反射阴性,左侧Babinski征阳性。颈抵抗(-),Kernig征阴性。括约肌功能正常。划痕试验阴性。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0.3%,淋巴细胞比例22.2%,血沉、肝肾功能正常,CK 619U/L,CK-MB 29U/L。脑脊液压力150mmH2O,常规、生化正常、查抗酸杆菌、隐球菌、病毒学检测均阴性。
2.心电图、胸片大致正常。
3.入院后两次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4.头颅MRI未见异常。
入院后予抗病毒、激素、维生素、高压氧及对症治疗40天左右,患者饮食、精神逐渐恢复正常,能正确回答问话。
2006-11-10患者出现低热、咽痛,反复测量体温波动在37.1~37.6℃,脉搏80~100次/分,无明显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同学发现其行为与平时不同,曾有发作性夜间惊醒伴大叫,情绪激动,将被子从床上扔到地上,发泄后可平静入睡,无意识丧失、四肢抽搐。自己向家中致电要回家,并给母亲发短信说“受不了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语言行为幼稚似小孩,反复诉说对不起某人,要道歉,经劝导后能暂时安静,过后又自言自语说些不太着边际的话。有冲动行为,但尚无打骂人、到处乱跑等现象。对外界事物不关心、没有兴趣。夜间服用“唑吡坦”半片可睡眠6小时左右。
2006-11-12患者以“病毒性脑炎”再次收入院。入院后检查:外周血(2006-11-12)白细胞9. 1×109/L,中性粒细胞71. 7%;外周血(2006-11-22)白细胞10. 7×109/L,中性粒细胞72. 9%。血生化及脑脊液检查(2006. 11. 14)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2006. 11. 13)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检查:轻度不正常(2006. 11. 13);正常范围(2006. 11. 20)。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智能测定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2006. 11. 20)。再次给予50余天抗病毒、改善循环、对症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至情绪稳定,思维清楚,语言、行为正常出院。
本例患者经过治疗完全恢复,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