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类风湿心脏病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病例 类风湿心脏病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
李丽琪
案例诊断
类风湿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感染;低白蛋白血症;贫血;慢性支气管炎
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67岁。

主诉:

全身关节、肌肉疼痛5月余,发作性意识丧失10天。

现病史:

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关节疼痛,表现为四肢大小关节疼痛,渐出现双手及双足小关节肿胀,静息及活动后均疼痛,自觉晨僵,间断出现咽痛、全身肌肉酸痛不适及发热的感觉,但未测体温,自服“对乙酰氨基酚等感冒药”发热及全身不适症状可缓解,无心悸、咳嗽、咳痰,间断在当地自服中草药(具体不详),关节痛略有缓解,3个月前患者全身肌肉疼痛明显加重,以双下肢肌肉疼痛为主,疼痛有时不能忍受,故在当地服用“APC片2片,维生素C 2片,盐酸吗啉胍2片,氯苯那敏2片,土霉素2片,泼尼松2片,每日根据症状轻重2次或3次口服”,患者渐觉关节肿胀疼痛、肌肉疼痛及发热等症状均消失,关节亦无变形,上述药物服用3个月后于20天前患者停药,之后渐出现体温升高,伴发冷、寒战,测体温达38~39.3℃,体温午后升高为主,晨起可自降,可隔日发热,偶有心悸感,数分钟可缓解,未重视,于10日前患者睡眠中自觉短暂意识丧失约数秒之后清醒,无呼吸困难,轻微咳嗽、咳痰,为白黏痰,故入当地医院,入院当日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持续1分钟后清醒,之后反复发生2次,当地医院给予心脏按压约1分钟缓解,故转入本院急诊,当时患者神清,血压120/70mmHg,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波动于70~90次/min,入院后2小时患者出现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当时心室率降至40~45次/min,10分钟后心电监护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神志欠清,立即给予心前区捶击1次,并心脏按压,约30秒后心电监护转为窦性心律,患者神志恢复,无不适,此后患者反复多次发作,之前心电监护类似,均前胸捶击及心脏按压转复,给予静脉滴注“钾镁注射液”及心率减慢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患者发作减少,其间患者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6.5~39℃,无明显时间规律,拍“胸片”示肺部感染,给予“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患者于2010年7月10日中午心电监护时再次出现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心室率降至45次/min,之后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给予心脏按压约1分钟患者意识恢复,但烦躁,气短,端坐呼吸,大汗,血压升至170/90mmHg,心电监护心室率为160次/min,心电图示“房性心动过速”,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给予“硝酸甘油,硝普钠,呋塞米,胺碘酮”等药物,约3小时气短缓解,心室率降至70次/min血压恢复正常,患者转入心内科。

既往史:

既往患者有1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活动后气短、心悸史,否认水肿、少尿史,1年前患者患“带状疱疹(左前胸)”,已愈,吸烟30余年,20~40支/日,不规律饮酒史,最多达半斤。牧羊10余年,有病羊接触史及给羊接生史。否认猝死家族史,子女均体健。

查体:

T 36.9℃,P 68次/min,R 24次/min,BP 128/70mmHg,H 17cm,W 70kg。精神差,营养中等,急性病容,高枕卧位。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黏膜无黄染。口唇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呼吸频率24次/min,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 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尖搏动点位于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心率68次/min,律不齐,偶闻期前收缩。1~3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2010年7月4日至2010年7月10日化验):

血常规:WBC 26×109/L,NEUT 77%,Hb 87g/L,RBC 3.1×1012/L,PLT 528×109/L。

尿常规:正常。

便常规:正常。

布氏凝集试验:两次均为阴性。

抗核抗体系列(ENA系列)均为阴性。

血沉104mm/h。

C反应蛋白:88.7mg/L。

抗链“O”阴性,类风湿因子(RF)1080IU/L。

补体系列及免疫球蛋白正常。

血生化:ALT 52.4U/L,AST 40.2U/L,LDH 242.2IU/L,CK、CK-MB正常,BUN、SCr正常,血脂正常,ALB 27g/L,K 3.56mol/L,Mg2+、Na、Cl正常。

血气分析:PO2 66.7mmHg,PCO2 35mmHg,pH 7.373,SaO2 92.6%,BE -2.2mmol/L,AB 21.9mmol/L,SB 20.9mmol/L。

凝血检查:PT、APTT正常,D-二聚体5252ng/ml。

肿瘤标志物:正常。

心肌三项:CK-MB Ⅱ、MYO、cTnI均正常。

2010-7-4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1)。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前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之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图2)。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前心电图及其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图3)。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前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图4)。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图5)。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后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6)。

2010-7-8房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7)。

2010-7-8心电图: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图8)。

2010-7-10室性心动过速前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心率减慢为48次(图9)。入院诊断: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阿-斯综合征

急性左心衰竭

发热原因待查

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

图1 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图2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前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之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图3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前心电图及其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图4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前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图5 2010-7-5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图6 2010-7-5室性心动过速后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图7 2010-7-8房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图8 2010-7-8心电图: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肺部感染?

布氏杆菌病?

低白蛋白血症

贫血

慢性支气管炎

图9 2010-7-10室性心动过速前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心率减慢为48次/分

临床决策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一、入院后的治疗方案及病情变化

心电监护可见房性期前收缩,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部分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心室率降为50次/min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未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平时心室率可保持于60~70次/min;体温最高达38.8℃,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维D钙咀嚼片、阿法骨化醇、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等药物抗免疫治疗。给予扩血管,利尿,抗感染,补钾,补镁,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未再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咳嗽、咳痰缓解,无咽痛、胸闷、气短等表现,精神、食欲、睡眠好转。查体:血压110/79mmHg,神清语利,精神好。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颈部、锁骨上下、腋窝、腹股沟区未触及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 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治疗2周后复查。

二、病情转归

患者病情缓解,治疗2周余病情缓解出院。院外坚持服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来氟米特、甲氨蝶呤。

三、最后诊断

类风湿病(急性活动期)

类风湿心脏病

心脏扩大

急性左心衰竭

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阿-斯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

肺部感染

低白蛋白血症

贫血

慢性支气管炎

四、随访结果

患者出院1个月后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黄黏痰,气短,体温升高,无关节及肌肉酸痛,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祛痰、对症治疗未缓解,死亡,当时具体的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家属未能提供。

病例相关的问题及解答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白塞病合并肺动脉栓塞 下一篇:病例 大动脉炎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