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实质损伤坏死,胰液及胰酶溢出,血及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等积聚在小网膜囊内,刺激周围腹膜引起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囊壁,包裹渗出物,多于起病4周后形成胰腺假性囊肿。较大的胰腺假性囊肿会引发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9岁,以“间断性发热、寒战伴腹痛腹胀1个月”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发热,最高体温38.6℃,有寒战,伴腹痛腹胀,呈持续性钝痛,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暗绿色样物,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科。患者病来营养状态差,大便正常,小便颜色加深,睡眠、饮食差,体重较前下降约10kg。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未系统用药;血糖值增高3月余;偶有心率加快,间断服用倍他乐克控制心率;3个月前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就诊于我院,病情好转后出院。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触史不详。
体格检查:体温38.0℃,脉搏10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5mmHg。神清语明,营养欠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肾区无叩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胰腺增强CT(外院):胰周渗出、胰腺假性囊肿,大小约8mm×10mm。
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85.9%,血红蛋白98g/L。
肝功能:清蛋白26.80g/L;血淀粉酶:46mmol/L。
入院诊断:胰腺假性囊肿。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及检查,未见内镜治疗禁忌,行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及内引流术、经内镜空肠营养管置入术。EUS示胰腺区见一巨大囊肿(图1),内镜下行囊肿穿刺后,抽出脓性液体5ml送检,置入导丝,对囊肿沿导丝行高频电切造瘘后,以10mm扩张球囊扩张瘘口(1.5ATM,1min),置入1枚双猪尾引流管(10Fr,7cm),见大量囊液自瘘口喷出,瘘口无出血。留置空肠营养管。

图1 内镜超声
EUS示胰腺区巨大囊肿经球囊扩张瘘口
术后予抗感染、抑酸、补液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肠内营养。术后第1日,患者体温波动在37.5℃。术后第3日,患者体温再次升高达38℃,考虑可能因坏死组织过多堵塞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遂再次行EUS检查:进镜至胃内,见胃-囊肿引流管,置入导丝,沿导丝送入14mm×40mm扩张器扩张(2.5ATM,3min),见大量脓液排出,拔出原引流管,进镜至囊肿内,见大量坏死组织及脓液(图2),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肿腔,以异物钳及网篮取出坏死组织,瘘口处留置4枚双猪尾引流管(7Fr,13cm),继续留置空肠营养管于十二指肠水平段。

图2 内镜超声
进镜至囊肿内,见大量坏死组织及脓液
两次术后第1日,患者体温降至37.5℃左右。术后第3日,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开始进流食,无不适主诉,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术后1周复查CT提示囊肿较前缩小;血常规:白细胞8.6×109/L,中性粒细胞74.9%,血红蛋白108g/L;肝功能:清蛋白30.6g/L,血淀粉酶:45mmol/L。患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