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5岁,以双下肢麻木无力3日住院。患者在住院前3日晨起时感觉双侧足底麻木,行走稍感困难,伴排尿困难。就诊于附近医院给予输液治疗,未见好转。住院前1日上午感觉麻木向上发展,直至腰部,不能站立和行走,遂来我院急诊并收入院。
查体:体温36.4℃,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结膜无充血,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咽红,扁桃体不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容积对称饱满。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略低。指鼻试验和轮替试验协调,踵膝试验不能完成。双膝关节以下针刺感觉减退,关节位置觉消失。双侧腹壁反射存在正常。双侧上肢腱反射适中,膝腱、跟腱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可疑。颈软,Kernig征阴性。有尿潴留。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9g/L,红细胞计数4.46×1012/L,白细胞计数7.7×109/L,淋巴细胞15.1%,单核细胞1.2%,多核细胞83.7%。淋巴细胞计数1.1×109/L。血钠139mmol/L,血钾4.31mmol/L,血氯103mmol/L,BUN 22mg/dl。腰穿初压120mmH2O,脑脊液无色透明,红细胞计数200×106/L,白细胞计数0,Pandy试验阳性,蛋白139mg/dl,糖56mg/dl,氯120mmol/L。脑脊液标本免疫球蛋白检测,IgG 32.1mg/dl,IgA 1.83mg/dl,IgM 3.2mg/dl,未见寡克隆区带。
病毒学检测: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IgM抗体阳性。两种标本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IgM抗体滴度比值下降。
辅助检查:头颅MRI未见病变。胸椎MRI示胸10至腰1水平脊髓变粗,髓内可见不规则条状短T1长T2信号病灶,信号不匀,边界模糊不清,其内可见点状低信号,病灶范围约为5.5cm;Gd-DTPA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附件软组织未见异常。意见为胸10至腰1髓内异常信号病灶,髓内肿瘤可能性大,脊髓炎不能除外。建议短期内复查以除外炎症。一个月后复查胸段MRI示原先病灶部位呈等短T1,等长T2信号,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后病变可见强化,病变大小约为0.8cm×1.0cm×3.0cm,脊髓略有增粗。与前次MRI片相比,病变较前明显吸收,放射学诊断为脊髓炎。
双侧VEP示正常范围,BAEP属正常范围,SEPA属正常范围,SEPL示双侧皮质电位pL延长,波形分化差。
妇科B超检查未见盆腔异常。眼科会诊结果,患者双眼视力正常、视野大致正常,眼底视盘边界欠清,色泽好,无明显水肿和隆起,中心凹反光可见,动静脉走行正常。
住院经过:患者住院后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出院时能够自己行走,括约肌功能恢复。感觉障碍平面未见继续上升,双下肢屈曲轻度疼痛伴紧缩感,左侧跟腱反射未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