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女性,咽部、胸前区疼痛、活动后气促1周,双侧胸腔大
病例 女性,咽部、胸前区疼痛、活动后气促1周,双侧胸腔大
作者
诸兰艳;纵单单
案例诊断
胸导管破裂;双侧乳糜胸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16岁,因咽部、胸前区疼痛、活动后气促1周,于2011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10月1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胸前区疼痛,沿气管走向,活动后及深呼吸时出现,呈刺痛,不剧烈,伴活动后气促,至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给予输液治疗4天,复查胸片双侧胸腔积液无明显改善,遂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抽出淡黄色乳糜状胸水250ml,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双侧胸腔积液查因”收入我科。患者起病以来,无明显咳嗽、咳痰、咯血,无胸闷、心悸,无发热、盗汗,无恶心、呕吐。精神、睡眠、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患者2年前曾有咳嗽、咯血病史,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经治疗后好转。

入院查体

T 36.1℃,P 75次/分,R 20次/分,BP 102/68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下肺语颤减弱,双下肺叩诊浊音,双下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心音无明显增强或减弱,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基本正常。肝肾功能:TP 80.4g/L,ALB 38.7g/L,GLO 41.7g/L,BUN 2.53mmol/L,余基本正常;血沉:22mm/h;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5.1s,凝血酶时间13.8s,D-二聚体定量11.15μg/ml;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球蛋白IgG 23.5g/L,免疫球蛋白IgM 2.99g/L,血清转铁蛋白3.63g/L;寄生虫抗体(-);肿瘤标记物12项:癌抗原125 67.88kU/L,余正常;ENA(可提取性核抗原)14项(-)。

治疗过程

1.诊治经过

入院后给予吸氧,给予复方氨基酸、中长链脂肪乳、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支持治疗。腹部B超:肝、胆、脾、胰腹膜后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双肺炎症病变;纵隔积气,密度明显不均,不除外纵隔感染;双侧胸腔积液,左侧稍多,少量心包积液。为明确胸水的病因,胸腔穿刺抽液,双侧胸水均为乳糜,左侧胸水化验结果:常规外观为乳白色,混浊,李凡他试验(+),白细胞总数28000×106/L,白细胞数320×106/L,单核细胞80%,多核细胞20%;胸水生化:TP 61.7g/L,ALB 35.6g/L,LDH 111.1U/L,ADA 12.5U/L;胸水乳糜试验(+),甘油三酯浓度>110mg/dl;胸水CEA(-);胸水培养(-);胸水涂片未见恶性细胞。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左侧胸腔闭式引流,胸水反复产生,每天都有几百毫升,引流不净。根据患者为年轻女性,胸水为乳糜状,而乳糜胸最常见的病因如淋巴瘤、结核、丝虫病等方面经检查无依据,又无外伤史,结合肺部CT纵隔积气,密度明显不均,高度怀疑淋巴管破裂损伤可能性大,建议行淋巴管造影检查。随后患者转至广州某医院行淋巴管造影证实为胸导管多处破裂,并行胸导管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再发生胸水。

2.最后诊断

胸导管破裂,双侧乳糜胸。

经验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述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女性,反复喘息发作4年,大气道阻塞 下一篇:病例 女性,咳嗽2年,CT示双肺多发病灶,右下肺团块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