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航空公司职员,因反复喘息发作4年,再发加重伴意识障碍半小时于2010年4月4日急诊就诊。患者于2006年3月始多次因受凉后出现喘息、干咳,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口服抗生素并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症状缓解后未作系统诊治。患者近2年来喘息症状发作频繁,日常活动即有间断喘息发作。患者于2010年4月4日上午9点左右,活动后再发喘息,自觉喉部紧缩,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后无缓解,喘息进行性加重并发展为意识丧失,不伴有恶心、呕吐和大小便失禁,发病后由家属急送我院急诊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
T 36.5℃,P 45次/分,R 8次/分,BP 86/54mmHg,SpO2 78%。浅昏迷,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呼吸浅慢,呈抽泣样呼吸。双肺呼吸音极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45次/分,律不齐,未闻及瓣膜杂音和附加音。四肢肌张力降低,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快速血糖、血酮体均为(-);动脉血气分析pH 7.34,PaO2 47mmHg↓,PaCO2 56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并不齐。
一、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考虑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度)、急性呼吸衰竭。立即静脉输注甲泼尼龙、氨茶碱解痉、需行平喘治疗,予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患者接受以上治疗后半小时神志转清,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持续机械通气4小时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正常,咳嗽反射正常,抢救4小时后拔出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后转病房继续治疗。患者入院后继续按照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但仍有活动后气促。为排除心脏疾病,4月7日行心脏彩超检查示各房室大小正常、左室顺应性减退,收缩功能正常;肺功能检查(图1)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气道狭窄可能。于4月8日行肺部CT和支气管成像检查(图2、图3)提示上气道外压狭窄。为进一步明确上气道狭窄原因,行心脏CTA检查(图4),提示主动脉弓右转位,气管受压狭窄。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但患者及其家属拒绝而要求仅接受药物治疗。随访2年,患者仍间断有受凉或活动后气促、喘息发作。

图1 肺功能
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气道狭窄可能

图2 肺CT(2010-04-08)
上气道外压狭窄

图3 气道三维重建
上气道外压狭窄

图4 主动脉CTA
主动脉弓右转位,气管受压狭窄
二、最后诊断
主动脉弓右转位畸形气管外压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