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发热伴水肿3个月余于2009年9月1日入院。患者于2009 年5月田间劳作后双下肢皮疹,3天后开始出现发热、伴畏寒,一般午后出现,伴双下肢水肿及晨起眼睑水肿,体温最高达39.5℃,一般波动于38.5~39.5℃之间,自服“尼美舒利”后体温下降至正常,每天均有发热,发热时伴双侧膝关节、双下肢肌痛,热退后肌痛消失。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近半月来,尿量较前明显增多,夜间3~5次,白天尿量亦较前增加,体重下降5kg。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既往从事井下工作近10年,2007年8月诊断为“矽肺”。吸烟20余年,每天1包,饮酒20余年,每天半斤白酒、半斤米酒。
入院体检
T 36.3℃,P 88次/分,R 20次/分,BP 107/69mmHg。神清,双腋下及双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约1.5cm×2cm大小,质中,活动欠佳,无压痛,边界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稍低于左侧,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腹(-),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4.8× 109/L↑,N 67.1%,Hb 121g/L,PLT 469× 109/L↑;肝功能ALB 26.9g/L↓;大小便常规、尿沉渣、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凝血全套均(-);痰培养+药敏(-)。肺部CT(图1):①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符合矽肺诊断;②左下肺结节;③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

图1 肺CT(2009-09-01)
①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符合矽肺诊断;②左下肺结节;③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
一、诊治经过
患者畏寒、高热,血常规示WBC显著增高,提示感染性发热可能性大,予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效果欠佳,仍有发热。结合患者肺部影像学为间质改变,发热伴关节及肌肉疼痛,需排除结缔组织疾病所致发热。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血沉64mm/h↑;C反应蛋白74.80mg/L↑;免疫球蛋白IgG↑;抗核抗体(ANA):(+,1∶80,均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非典型);可提取性核抗原(ENA)14项:Scl-70(+++),组蛋白(+);血管炎三项(-)。B超:双侧腋下及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声像,行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符合系统性硬化。至此系统性硬化诊断明确,予积雪草总苷、秋水仙碱、塞来昔布、青霉胺、泼尼松龙、γ-干扰素等治疗。患者出院时无发热,关节疼痛较前明显好转。
二、最后诊断
1.系统性硬化,继发性肺间质病变;
2.矽肺;
3.淋巴瘤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