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5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气促20天于2009年1月7日入院。患者10年前开始反复冬春季节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未予重视。20天前,无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伴活动后气促,并进行性加重。至当地医院,查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肺CT(图1)示弥漫性肺间质病变,以双下肺为甚,左下肺外带见胸膜下线。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慢支并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效果欠佳,遂转我院。既往20年前曾患“流行性出血热”、有“胃穿孔”史,无烟酒、毒物、粉尘接触史。

图1 肺CT(2009-01-05)
弥漫性肺间质病变,以双下肺为甚,左下肺外带见胸膜下线
入院查体
T 36.8℃,R 30次/分,BP 120/80mmHg,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稍低,双中下肺可及较多细湿啰音,心脏腹部检查未见异常,有杵状指。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2.4×109/L↑,N 86.7%↑;血气PO2 77mmHg↓;肝功能:ALB 31.9g/L↓;血沉25mm/h↑;大小便常规、尿沉渣、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脑钠肽、HIV抗体、两次痰培养+药敏均(-);肺功能示轻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残/总比及气道阻力均正常,轻度弥散功能损害,扩张试验阴性。
一、诊治经过
入院后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护心、N-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纤维化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因患者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原因不清,进一步行相关检查排除结缔组织所致继发性肺间质病变,查抗链“O”、类风湿因子、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ANA)组、血管炎三项均(-);可提取性核抗原(ENA)14项示抗SS-A(+++)、Ro-52 (+++)、抗SS-B(+);并行支气管镜检查,镜检直视下未见异常,在左下外基底支行肺活检及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12.9%↑,嗜酸性粒细胞0.8%略↑。肺组织活检示肺泡隔增厚、水肿充血,少许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个别肺泡腔内有纤维增生并黏液变性。结合上述检查结果,考虑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炎可能性大,遂行唇腺活检。结果示涎腺间质内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请风湿科会诊后,考虑干燥综合征诊断成立,加用羟氯喹、白芍总苷调节免疫,茴三硫改善口干眼干症状,患者咳嗽咳痰减轻,胸闷、气促症状好转,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抗炎、抗氧化纤维化治疗。
二、最后诊断
干燥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