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青年女性,主因腰椎肿瘤术后10年,腰痛伴右下肢麻木6个月入院,既往手术病理示畸胎瘤,患者一期手术行去椎板减压,后逐渐出现腰椎后凸畸形。磁共振(MRI)显示L1-2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强化不均匀,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以“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合并脊柱畸形”收入院。
(一)病史
患者青年女性,26岁,主因腰椎肿瘤术后10年,腰痛伴右下肢麻木6个月入院。
(二)查体
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腰椎后凸畸形,四肢肌力Ⅴ级,L1-2水平棘突叩痛,无放射痛,右臀部至大腿外侧至膝关节感觉减退,余感觉无明显异常。
(三)辅助检查
术前影像示L1-2椎管内硬膜下占位性病变,强化不均匀,腰椎后凸畸形(图1、图 2)。

图1 术前CT三维重建
a.侧位;b.正位

图2 术前CT骨窗像
(四)术前诊断
复发畸胎瘤(L1-2)、脊柱后凸畸形。
(一)手术过程
暴露T12-L3棘突及两侧椎板,可见脊柱后凸畸形,L2棘突及双侧椎板缺如,L3部分椎板缺如,硬膜与周围软组织粘连紧密,镜下仔细分离硬膜,悬吊并正中切开硬膜可见肿瘤位于神经根之间,肿瘤部分为脂肪组织,部分为囊性,内含黄色豆腐渣样内容物及油脂样团块,显微镜下切除肿瘤,L1、L2、L3双侧椎弓根置入 6枚6.0cm×4.5cm螺钉,塑形钛棒后连接螺钉上紧螺母。
(二)病理诊断
成熟性畸胎瘤。
(三)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腰部疼痛基本缓解,右下肢麻木较术前明显减轻,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复查CT及磁共振(MRI)示肿瘤切除彻底(图3),螺钉位置满意,脊柱曲度良好(图4、图5)。

图3 术后磁共振(MRI)

图4 术后CT

图5 术后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