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脊髓内星形细胞瘤合并脊柱侧弯畸形(T5-12)
脊髓内星形细胞瘤合并脊柱侧弯畸形(T5-12)
作者
范涛
案例诊断
脊髓内星形细胞瘤合并脊柱侧弯畸形
病例摘要

患者青年男性,1年前发现脊柱右侧弯,右侧肩胛骨出现翼状肩畸形,未影响行走,未予特殊处理,此后脊柱侧弯进一步加重。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无力,可自主行走,奔跑受限,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磁共振(MRI)检查示T5-12脊髓内占位性病变,强化明显,可见不均匀高信号,后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遂以“脊髓内占位性病变合并脊柱侧弯”入院。

(一)病史

患者男性,15岁,主因发现脊柱侧弯1年余,左下肢无力4个月入院。

(二)查体

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脊柱右侧弯畸形,右侧肩胛下角向背侧移位,T5-12叩痛,无放射。躯干无束带感。左下肢膝关节以远感觉减退,屈伸髋肌力Ⅳ级,屈伸膝、屈伸趾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双侧巴宾斯基征(+)。

(三)辅助检查

立位X线片示:脊柱右侧弯,Cobb角85°(图1、图2)。

图1 术前立位X线片

图2 术前三维CT重建

术前磁共振(MRI):T5-12脊髓内占位性病变,强化明显,可见不均匀高信号(图3、图4)。

图3 术前MRI矢状位(颈段)

图4 术前MRI矢状位(胸段)

(四)术前诊断

髓内占位性病变,脊柱侧弯畸形。

术前讨论及临床决策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一)手术过程

手术暴露病变节段脊髓,显微镜下见脊髓增粗,脊髓搏动差,沿后正中沟切开脊髓,探查见肿瘤位于髓内,灰黄色,质地软,血供丰富,边界欠清,与脊髓粘连紧密,仔细分离粘连,切除肿瘤大小约22cm×2.5cm×2.5cm(图5)。

图5 肿瘤长约20cm,灰黄色,质地软,血供丰富,边界欠清

T5-L2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给予患者矫正侧弯(图6、图7),术中电生理监测SEP数值未见明显降低。

图6 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

图7 术中给予脊柱侧弯矫正

(二)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双下肢肌力同术前,脊柱侧弯外观明显改善,无其他术后并发症。术后复查影像脊柱侧弯矫正良好(图8~图11),肿瘤切除彻底。

图8 术后X线片

图9 术后三维CT重建

图10 术后MRI矢状位

图11 术后MRI冠状位

经验与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脊髓内脂肪瘤(T5-12) 下一篇:脊髓内星形细胞瘤合并脊柱侧弯畸形(C7-T1、T9-12)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