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坏死是胃外科罕见的一种并发症,但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在大多数胃肠外科医师的记忆中,胃的血供极为丰富,胃手术后极少出现残胃的血供障碍甚至缺血坏死。因此,在施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时,部分胃肠外科医生不太注意血供的保护。
患者,男,49岁。因“反复左上腹隐痛不适3个月”入院。
患者于3个月前反复出现左上腹隐痛不适,与进食及饥饿无明显关系。无嗳气、反酸、胃灼热等症状,无黑便、便血。13C呼气试验结果(-),经正规抗溃疡治疗后效果欠佳。外院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窦部腺癌。为进一步治疗而收入胃肠外科。
体格检查:身高172cm,体重71kg,BMI 24kg/㎡,左锁骨上凹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全腹无压痛,全腹未扪及明显包块,直肠指诊直肠膀胱陷凹未扪及包块。
实验室检查:CEA,CA19-9,CA242等指标均正常。
胃镜(外院)检查提示胃窦见一约2.5cm×2.5cm溃疡,病理活检:腺癌。
全腹增强CT及术前胃造影超声检查:胃窦部胃壁增厚,浆膜面连续,胃周淋巴结未见肿大。
余术前常规检查无阳性发现。
术前临床分期为cT2N0M0。
术前诊断:胃窦腺癌(cT2N0M0,UICCⅠB期)。
术中探查发现胃窦部见一大小约2.5cm占位性病变,浆膜层无明显浸润,胃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肝脏及盆腹腔等未探及明确转移灶。遂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残胃-空肠Billroth Ⅰ吻合术+D2淋巴结清扫术。
(一)并发症发现
患者术后当日晚即出现上腹部疼痛,并逐渐加重,T 37.5℃,P105次/分,胃管引流出暗褐色液体,腹腔引流管引流液为淡血性液体。术后36小时后患者感疼痛进一步加重,T 38.8℃,P125次/分,BP 96/62mmHg,胃管引流出暗红色液体约300ml,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暗红色血液约400ml;腹部查体出现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CT提示腹腔中-大量积液。
(二)临床分析及抉择
回顾患者术后情况,患者术后当日晚即出现上腹部疼痛,但体温、脉搏、引流液体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术后疼痛,观察病情。术后36小时后患者出现疼痛进一步加重,伴随体温、脉率增高,血压下降,胃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暗红色液体而非鲜红色液体,腹部查体出现腹膜炎体征;CT提示腹腔中-大量积液。故临床考虑诊断:1.吻合口坏死?2.吻合口瘘?治疗抉择建议行急诊剖腹探查。
(三)处理过程
患者在积极扩容抗休克的同时,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发现患者远端残胃坏死穿孔,而非吻合口瘘。患者胃短动脉全部离断,胃后动脉离断,左膈下动脉缺如。遂行残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鼻肠营养管。术中患者出现循环不稳等早期休克表现,经抗休克治疗等,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患者术后经抗休克、抗感染、补液、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