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
作者
秦钧
案例诊断
胃癌术后胃瘫,胃体小弯侧间质瘤,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导读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曾称为“胃无张力症”、“胃潴留”等,多见于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大部切除术)后。

绝大部分PGS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痊愈,胃瘫一旦解除,即可进食。极少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术式通常选用全胃切除术或近全胃切除术,但应十分慎重。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78岁,因“餐后中上腹胀痛伴食欲缺乏1个月”入院。

患者1月来出现餐后中上腹胀痛不适、食欲下降,无恶心呕吐、反酸嗳气。来院就诊,胃镜示:胃小弯占位,为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

体格检查:神清,腹平软,未及包块,无压痛,无肝肾区叩痛,无振水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37×109/L,Hgb 112g/L

胃镜:胃体上部小弯侧近贲门见一隆起,大小约2.5cm×3cm,表面黏膜充血、糜烂(图1)。

上腹部增强CT:肝胃韧带近胃小弯侧肿块;胆囊结石(图2)。

诊断:胃小弯占位(间质瘤?),胆结石

图1 胃镜所见

图2 上腹部增强CT

临床决策与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过程

(一)手术过程

患者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近端胃,D2)+胆囊切除。术中见胃体高位后壁有一6cm×5cm肿块,质硬,边界清,未穿透浆膜;胆囊7cm×5cm,张力高,内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网膜组织包裹,胆囊内有结石一枚。

分别离断胃网膜左血管、胃短血管、胃左血管,并清扫相应淋巴结;保留胃网膜右血管、胃右血管,于胃体胃窦交界处离断;在贲门上2cm处横断食管,将胃远端后壁与食管断端行侧-端吻合(25#管状吻合器),关闭器钉合关闭胃残端;营养管送至空肠上段,胃管置入幽门附近;分离胆囊与周围粘连,逆行切除胆囊。

术后病理:胃体小弯侧间质瘤,累及肌层,核分裂象平均5个/50HPF,提示恶性危险性为中度;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二)术后情况及手术并发症

患者术后第3天排气,予以鼻饲肠内营养。术后第5天拔除胃管,少量饮水。术后第6天进食流质。术后第8天出现餐后上腹胀明显,伴呕吐大量含胆汁样胃内容物;体检:中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振水音阳性,肠鸣音正常。

初步诊断:胃癌术后胃瘫

予以禁食、胃肠减压、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促进胃动力,针灸刺激,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后

术后2周胃肠减压明显减少,予以拔除胃管,逐步开放饮食。

术后18天进食半流质,出院。

经验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述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升结肠肿瘤的术后管理 下一篇:老年缺血性肠病一例诊治体会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