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反复鼻出血、咳嗽、咯血、血尿伴发热
病例 反复鼻出血、咳嗽、咯血、血尿伴发热
作者
蒋卫民
案例诊断
原发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
病理摘要

病情介绍

图2-12-1 治疗前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两肺野见多发散在斑片状模糊影

患者,男,50岁。因“反复鼻出血4个月,咳嗽、咯血、血尿1个月,发热10天”于2006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9月起无诱因出现涕中带血,渐发展为鼻出血、右耳胀痛伴流脓,听力进行性下降,右面颊麻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无缓解。10月26日外院头颅MRI显示“两侧乳突腔积液,右侧为多,两侧蝶窦和筛窦黏膜增厚,左侧额叶深部脑白质内小缺血灶”。胸片正常。11月出现剧烈咳嗽、咳少量白痰、痰中带血,偶伴大量鼻出血,且逐渐出现肉眼血尿,未予诊治。12月10日起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用安乃近(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后体温降至正常,发热时不伴畏寒和寒战,亦无尿频、尿急和尿痛,无腹痛,偶有稀便,反复鼻出血。12月15日行鼻腔内镜手术,术中见“双鼻腔黏膜糜烂肿胀明显,右蝶窦隐窝新生物,右咽鼓管圆枕稍肿胀”病理示“右鼻蝶窦隐窝黏膜重度急慢性炎症,组织有挤压”。12月18日患者出现双下肢散在出血点及凹陷性水肿,出现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和溃疡。并出现气急、咳嗽和咯血加重,查血常规:WBC 8.51×109/L,N 83.8%,Hb 95g/L,PLT 40×106/L,ESR 101mm/h,凝血功能:PT 15.9秒,APTT 33.6秒,3P(–),FIB 6.0g/L。尿常规:潜血+++,胆红素+,蛋白++,亚硝酸盐+,细菌+。肝功能:ALT 47U/L,AST 70U/L,AKP 226U/L,γ-GT 248U/L。

入院初步诊断“发热待查,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并行痰培养、血培养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37,PaO256mmHg,PaCO241mmHg,SaO289%。予面罩吸氧后SaO2维持在93%~94%。床旁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两肺野见多发散在斑片状模糊影(图2-12-1)。

肺部CT示双肺弥漫性片状略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增强后有强化。纵隔内气管前及隆突下可见多发明显肿大淋巴结(图2-12-2)。

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不退,最高体温仍在39℃以上,且缺氧症状仍未缓解,仍有气急,需面罩吸氧才能维持。12月22日起予甲泼尼龙120mg/d静脉滴注,第二天患者体温即下降至正常,呼吸困难症状消失,12月25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示PR3 304.0(+),ENA示SSA(+)。12月23日行皮下结节活检示:表皮小片状角化不全,真皮浅层细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内见有管壁增厚的小血管,其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为血管炎改变(图2-12-3)。

图2-12-2 入院后肺部CT示双肺弥漫性片状略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图2-12-3 皮肤病理示真皮浅层细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内见有管壁增厚的小血管,考虑血管炎性改变(HE×40)

最后诊断:

原发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

重要提示

1. 患者表现为反复鼻出血、咯血、血尿及发热;

2. 鼻腔内窥镜手术可见右侧蝶窦隐窝有新生物,病理提示右鼻蝶窦隐窝黏膜重度急慢性炎症;

3. 肺部CT可见双肺弥漫性片状高密度影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

4. 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治疗有效;

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示PR3阳性;

6. 皮下结节活检示血管炎表现。

治疗和转归

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体温一直正常,气急、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症状消失,激素持续治疗半个月后,逐渐减量,好转出院。出院前肺部CT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无复发,目前仍在治疗中。

析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参考文献

1.Weeda LW Jr, Coffey SA.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2008,20:643-649

2.陈光星, 董怡, 鞠中斌.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并发弥漫性肺泡出血32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08,47:362-365

上一篇:病例 发热、咳嗽、咯血、胸痛、两肺多发斑片和结节影 下一篇:病例 左耳屏前病灶术后4个月,咳嗽、咳痰伴发热20天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