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急起高热、剧烈头痛、游走性皮疹
病例 急起高热、剧烈头痛、游走性皮疹
作者
叶英
案例诊断
莱姆病脑膜炎
病理摘要

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19岁,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因“发热伴剧烈头痛7天,皮疹5天”于2007年8月3日入住我科。患者于2007年7月27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头痛,伴轻微咳嗽,无痰,数小时后发热即高达40.5℃,伴有剧烈头痛,2天后腰臀部及双下肢出现密集的充血性红色皮疹,于2007年7月31日到某三甲医院住院,查:血WBC 5.62×109/L, N 74.7%, RBC 3.73× 1012/L, Hb 109g/L, PLT 129×109/L; 脑脊液:无色透明;潘氏反应(+);有核细胞20×106/L;蛋白1.09g/L; 糖2.5mmol/L;氯化物112mmol/L;脑脊液培养(–);血细胞沉降率 34mm/h。按病毒感染予以更昔洛韦抗病毒及甘露醇等治疗3天,患者仍高热,头痛难忍,烦躁不安,皮疹进行性增多,遂要求出院转入我院。患病无皮肤破溃、脓肿,无意识改变,无关节肿痛,无大小便异常,食欲较差。否认虫媒叮咬史,否认结核、肝炎病史。不吸烟,不饮酒。

入院查体:

T 38.2℃, R 20次/分,BP 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侧病理征(+),颈抵抗,克氏征(+),躯干及四肢尤其双下肢可见蚕豆大小类圆形红斑,边缘色红而中心色淡 (图1-9-1)。

图1-9-1 蚕豆大小类圆形红斑

血WBC 7.7×109/L, N 85.1%, RBC 3.5×1012/L, Hb 102.7g/L, PLT 239×109/L,涂片找疟原虫(–);脑脊液:无色透明;WBC 48×106/L,多叶核0.35,单叶核0.65;蛋白1.1g/L;糖2.5mmol/L;氯化物116.8mmol/L;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及墨汁染色均(–);ANA全套、Ig、C3、C4、生化全套(–);血培养(–);脑电图:轻度异常,各导联见较多散在中波幅慢波;心电图正常;血单纯疱疹病毒1型IgG(+), IgM(–), 风疹IgG(+),IgM(–);肌电图:神经性损害,表现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2007年8月9日脑脊液和血液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滴度≥1∶256。

最终诊断:

莱姆病脑膜炎。

重要提示

1.青年男性,急性起病,以高热、头痛、皮疹为主要症状;

2.皮疹为类圆形红斑,边缘色红而中心色淡;

3.有脑膜刺激征;

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单核为主,蛋白升高;

5.脑脊液和血液伯氏疏螺旋体抗体≥1∶256;

6.大剂量青霉素治疗2天后,体温即呈下降趋势。

治疗和转归

初入院时考虑: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其革兰阳性菌感染可能性大,病毒感染不能排除,予以万古霉素1g iv.gtt q12h.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1g iv.gtt q8h.抗感染,更昔洛韦0.5g iv.gtt q.d.抗病毒,甘露醇、激素等对症处理,患者一度出现高热(最高峰41℃)、剧烈头痛,并伴有呕吐,治疗2天后体温维持在39℃左右。 5天后(2007-08-09)送检的CSF和血液伯氏疏螺旋体抗体≥1∶256,经青霉素960万 iv.gtt b.i.d.治疗2天后体温开始下降,4天后体温正常,头痛消失,皮疹颜色渐暗淡。治疗后16天(2007-08-27)行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WBC4×106/L;蛋白0.4g/L;糖3.6mmol/L;氯化物121.7mmol/L。于2007年8月28日痊愈出院。

析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参考文献

1.刘佩.莱姆病//杨绍基.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9-253

2.万康林,张哲夫,张金声,等.中国20个省、区、市动物莱姆病初步调查研究.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9(10):366-370

3. Pollock AA. Accuracy of recommendations in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Lyme disease. Clin infect Dis,2007,44(8):1135-1137

上一篇:病例 间断发热2个半月 下一篇:病例 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呼吸困难7个月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