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低血糖症所致精神障碍
低血糖症所致精神障碍
案例诊断
低血糖症所致精神障碍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62岁,农民。由家属陪同自行步入病室,家属诉患者半月来几乎每天晨起后出现胡言乱语,不认识家人,无目的摸索,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早饭后缓解。查体:体温36.8℃,脉搏10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75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精神状况检查:患者诉自己不记得是怎么回事,目前精神状况检查未发现精神病性症状,愿意求治。

提问1:采集病史时还应重点询问哪些?

1.起病前有无精神应激;

2.患者有无糖尿病、脑血管病史;

3.病前性格;

4.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

5.职业史;

6.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

7.病前有无感染史;

8.智能发育情况。

提问2:根据患者目前情况,应重点考虑哪些疾病?

1.癔症;

2.精神分裂症;

3.心境障碍;

4.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5.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6.反应性精神病;

7.中毒性精神障碍;

8.与文化有关精神障碍;

9.恐怖症;

10.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提示:

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性格内向,既往无精神病史,一直在家带孙子,1个月前被诊断为糖尿病,正服格列本脲治疗。

提问3:根据患者目前情况,明确诊断,应首选哪些检查项目?

1.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2.脑电图;

3.头颅CT;

4.脑脊液;

5.智力测验;

6.血糖;

7.血常规;

8.心电图;

9.肝功能;

10.肾功能。

提示:

脑电图未发现异常,肾功能无异常,血常规:WBC 7.8×109/L,L 23%,N 72%,RBC 4.2×1012/L,血糖:5.22mmol/L,头颅 CT 未见异常。

提问4: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下一步的诊疗计划应如何进行?

1.给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进行24小时脑电监测;

3.查晨起空腹血糖;

4.给以暗示治疗;

5.给以抗焦虑药治疗;

6.降糖药加量。

提示:

第二天发病期间查空腹血糖2.2mmol/L,进食后症状缓解再次来院。

提问5:此时患者诊断为低血糖所致精神障碍,应如何处理?

1.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

2.给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调整口服降糖药剂量;

4.停用降糖药;

5.改用胰岛素治疗;

6.监测空腹血糖;

7.出现精神症状后立即服用含糖食物。

提问6:空腹低血糖症的病因有哪些?

1.胰岛素分泌过多;

2.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3.甲状腺功能减退;

4.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5.剧烈运动;

6.厌食、严重呕吐、腹泻;

7.糖尿病早期,大量饮酒;

8.胃肠运动功能异常综合征。

提问7:低血糖所致的精神症状早期表现有哪些?

1.乏力、出汗;

2.喊叫、哭笑;

3.有病理反射;

4.意识完全丧失;

5.兴奋躁动;

6.饥饿、心悸、气促;

7.痛觉反应消失。

提问8:本症主要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癫痫;

2.晕厥;

3.脑瘤;

4.脑血管意外;

5.无痛性心肌梗死;

6.癔症;

7.精神分裂症。

诊疗及解题思路

病情回顾:患者女性,62岁,农民。由其老伴陪同自行步入病室,家人诉患者半月来几乎每天晨起后出现胡言乱语,不认识家人,无目的摸索,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早饭后缓解。查体:体温36.8℃,脉搏10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75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精神状况检查:患者诉自己不记得是怎么回事,目前精神状况检查未发现精神病性症状,愿意求治。

精神科病史采集是很重要的,因为精神障碍患者大多没有自知力,他们对自己的病情不能客观评价,再加上患者精神状况检查不配合,所以精神障碍的诊断大多是靠可靠的病史。此患者为老年女性,首次发病,呈发作性病程且有一定规律,晨起发病,有意识朦胧情况(发作后不能回忆),所以应着重查询器质性情况。在农村中女性患者癔症也不少见,也应询问这方面情况。当然,智能情况和家族史也应问到,但对于该病例不是重点,所以本病例提问1应重点询问起病前有无精神应激、患者有无糖尿病、脑血管病史、病前性格、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病前有无感染史。诊断思路上重点考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癔症,迷信的农村女性较多,所以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也应考虑,因此提问2中除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恐怖症外,都应该考虑在内。

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性格内向,既往无精神病史,一直在家带孙子,1个月前被诊断为糖尿病,正服格列本脲治疗。根据以上信息,患者癔症可能性不大,且无机会接触毒物,有糖尿病史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因为糖尿病会诱发很多疾病,比如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等,所以首选的检查应是针对器质性疾病的检查,当然,发作性症状一定不要忘了癫痫性精神障碍,那么提问3答案应是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头颅CT、血糖、血常规、肾功能。

辅助检查结果似乎帮助不大,脑电图、肾功能、血常规、血糖、头颅CT都没发现明显异常。是否走进了死胡同,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吗?用抗精神病药吗?且慢,别忘了,患者为发作性病程,现在是缓解期,此时诊断尚不明确,千万不要用抗精神病药,应该进一步检查,也就是发作时检查,下面要做的是进行24小时脑电监测和查晨起空腹血糖,也就是观察发作时情况,此为提问4的答案。

正如我们猜想,发作时血糖低,诊断为低血糖所致精神障碍,进食后缓解,符合低血糖的规律,对于低血糖的治疗分紧急治疗和缓解期治疗。紧急治疗时患者确认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应立即进食含20~30g糖类的食物或口服糖水,或去附近医院急诊。若患者低血糖严重而不能自救时,应由亲友帮助进服糖或富糖食物,丧失吞咽功能而备有高血糖素者可由亲友注射1mg高血糖素。若自救未能好转,或低血糖严重,有神志不清、抽搐、胸痛、低血压等症状,均应送医院急诊救治。缓解期治疗主要是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去除诱因,防止低血糖再发。目前患者症状缓解,提问5应为调整口服降糖药剂量、监测空腹血糖和出现精神症状后立即服用含糖食物,尚没指征需改用胰岛素。

低血糖分为空腹低血糖症和餐后低血糖症、药源性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剧烈运动、厌食、严重呕吐、腹泻是空腹低血糖症的病因。糖尿病早期大量饮酒、胃肠运动功能异常综合征是餐后低血糖症的病因。

对于低血糖所致的精神症状,精神科医师把它归纳为四期:①朦胧前期:无意识障碍,主观感觉乏力、出汗、饥饿、心悸、嗜睡、气促;②朦胧期:意识开始模糊至意识浑浊阶段,反应迟钝,言语含糊,可执行简单的命令,如张口、伸舌,可有情绪释放、喊叫、哭笑、兴奋躁动或昏睡,不语、少动;③浑浊期:意识障碍加深、第二信号系统抑制,呼之不应,或对各种刺激都以同样一单调回答,可出现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和原始反射,肌张力增加、面肌抽搐、肌体阵挛,但痛觉反射存在;④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痛觉反应消失,对外界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对光、角膜反射存在,呼吸深慢,可有病理反射。提问7中低血糖所致的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不包括病理反射、意识丧失和痛觉消失。

低血糖所致的精神症状应主要与器质性精神障碍鉴别,主要应与癫痫、晕厥、脑瘤、脑血管意外、无痛性心肌梗死、癔症及其他引起精神症状或昏迷的原因作鉴别诊断。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